【导读】重庆华图为您提供:重庆公务员考试备考:行测常识串讲,详细信息请阅读下文!如有疑问请加【2021重庆公务员考试交流群】 ,更多重庆公务员备考指导/技巧/试题请关注重庆华图微信公众号CQhuatu,重庆华图咨询电话:023-67518090。
推荐:【学霸套装】2021重庆市公务员6本+考前必做1000题6本
推荐:2021重庆市公务员录用考试专用教材+试卷 6本套
■ 法律常识
》》考点串讲
考点1 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
核心知识
公民的基本权利
1.平等权
凡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的人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国家尊重和靠背人权。
2.政治权利和自由
(1)选举权与被选举权。中华人民共和国年满18周岁的公民,不分民族、种族、性别、职业、家庭出身、宗教信仰、教育程度、财产状况、居住期限,都享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但是依照法律被剥夺政治权利的人除外。
(2)监督权与获得赔偿权。
(3)政治自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的自由。
3.宗教信仰自由
4.人身自由
5.社会经济、文化教育方面的权利
(1)财产权;(2)劳动权;(3)劳动者休息的权利;(4)获得物质帮助的权利;(5)受教育的权利。
6.特定人的权利
(1)靠背妇女的权利;(2)靠背退休人员和军烈属的权利;(3)保护婚姻、家庭、母亲和老人;(4)保护未成年人;(5)保护华侨、归侨和侨眷的正当的权利。
公民的基本义务
1.维护国家统一和各民族团结。
2.遵守宪法和法律,保守国家秘密,爱护公共财产,遵守劳动纪律,遵守公共秩序,尊重社会公德。
3.维护祖国的安全、荣誉和利益。
4.保卫祖国,依法服兵役和参加民兵组织。
5.依照法律纳税。
6.其他义务,如夫妻双方有实行计划生育的义务;父母有抚养教育未成年子女的义务等。
》》例题精讲
【例】我国宪法规定了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下列关于我国公民基本权利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2007年
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政职业能力测验试题-98题】
A.国家培养和选拔妇女干部,实行男女同工同酬
B.年满18周岁,未被剥夺政治权利的中国公民均享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C.社会、经济、文化教育方面的权利不包括公民年老、疾病、丧失劳动能力时的物质帮助权
D.国家保护华侨的正当权益,保护归侨和侨眷的合法权益
【解析】本题正确答案为C。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是对所有的公民而言的,公民平等地享有权利和履行义务。社会经济权是指公民享有的经济生活和物质利益方面的权利,是公民实现其他权利的前提条件和物质基础。它主要包括:第一,财产权;第二,继承权;第三,劳动权;第四,休息权;第五,物质帮助权;第六,离退休人员的生活靠背权。
【讲师点评】该题是对我国宪法规定的公民基本权利的考查。
考点2 选举制度
核心知识
选举形式——直接选举与间接选举并用。
1.乡级、县级人大代表由选区的选民直接选举产生;
2.地市级、省级人大代表由下一级的人大间接选举;
3.全国人大代表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大、特别行政区中国公民和人民解放军选举产生。
》》例题精讲
【例】下列人员中,通常由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选举产生的是( )。【2008年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政职业能力测验试题-101题】
A.局长、厅长、委员会主任
B.副局长、副厅长、委员会副主任
C.人民法院副院长、人民检察院副检察长
D.副省长、副市长、副州长、副县长、副区长
【解析】本题正确答案为D。根据《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组织法》第8条规定:县级以上的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行使下列职权:选举本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的组成人员;选举省长、副省长,自治区主席、副主席,市长、副市长,州长、副州长,县长、副县长,区长、副区长;选举本级人民法院院长和人民检察院检察长;选出的人民检察院检察长,须报经上一级人民检察院检察长提请该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批准;选举上一级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所以,正确答案是D。
【讲师点评】本题考查的是我国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大的职权内容。
考点3 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
核心知识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1.全国人大是国家上限权力机关,在整个国家机构体系中处于核心地位;全国人大由省、自治区、直辖市、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和军队选出的代表组成。全国人大每届任期5年。
2.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主要职权
(1)修改宪法和监督宪法实施的权力。宪法修改由全国人大常委会或者1/5以上的全国人大代表提议,并由全国人大以全体代表的2/3以上的多数通过。
(2)制定和修改国家基本法律的权力。全国人大有权制定和修改涉及整个国家生活中的根本性、全局性问题的刑事、民事、国家机构的和其他基本法律。
(3)对国家机构组成人员的选举、决定和罢免权。
(4)对国家重大事项的决定权。
(5)对其他国家机关的监督权。
(6)其他职权。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1.全国人大常委会是全国人大的常设机构,是上限国家权力机关的组成部分,在全国人大闭会期间行使上限国家权力。全国人大常委会的组成人员包括委员长、副委员长、秘书长和委员。常委会每届任期5年,其中委员长、副委员长连续任职不得超过两届,其他组成人员不受此限。
2.全国人大常委会的职权
(1)立法权。制定和修改除应当由全国人大制定的基本法律以外的其他法律,在全国人大闭会期间,对全国人大制定的法律进行部分补充和修改。
(2)法律解释权。
(3)监督权。
(4)重大事项决定权。
(5)全国人大授予的其他职权。
》》例题精讲
【例】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不包括( )。【2009年3月内蒙古公务员考试行政职业能力测验试题】
A.人事任免权 B.法律监督权C.立法权 D.司法权
【解析】本题正确答案为D。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包括:立法权;监督人民政府和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的工作,简称监督权;讨论、决定政治、经济、教育、科技、文化、卫生、民政、民族工作等重大事项,简称重大事项决定权;人事任免权。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不包括司法权。
【讲师点评】本题是对人大职权内容的直接考查。
考点4 民族自治地方和特别行政区
核心知识
民族自治地方只包括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不包括民族乡。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是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的人民代表大会和人民政府,不包括人民法院和人民检察院。
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是特别行政区的首长,代表特区,依照基本法的规定对中央人民政府和特别行政区负责。行政长官由年满40周岁,在特区通常居住连续满20年并在外国无居留权的长期性居民中的中国公民担任,在当地通过选举或协商产生,由中央人民政府任命。任期5年,可以连任一次。
》》例题精讲
【例】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特别行政区制度是我国宪法制度中具有自身特色的两项制度。【2007年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政职业能力测验试题-96题】
下列对这两项制度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民族自治地方包括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
B.自治区可制定自治条例、单行条例,报全国人大常委会批准后生效
C.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在当地通过选举或协商产生,由中央人民政府任命
D.特别行政区的高度自治包括立法权、行政管理权、独立的司法权和终审权、独立的外交权
【解析】本题正确答案为D。特别行政区的外交事务,由中央政府统一管理;防务由中央政府负责。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制定的法律,除了有关国防、外交,以及其他有关体现国家统一和领土完整,并且不属于特别行政区自治范围内的法律外,其他均不在特别行政区实施。
【讲师点评】本题重要的考点考查特别行政区高度自治的涵义。考生需注意的是,特别行政区不享有独立的外交权。
考点5 犯罪构成要件
核心知识
犯罪构成要件
犯罪具有4个构成要件:犯罪客体、犯罪客观方面、犯罪主体以及犯罪的主观方面。
1.犯罪客体是我国刑法所保护的,为犯罪行为所侵害的社会关系。犯罪客体不同于犯罪对象,犯罪对象,是指刑法分则规定的犯罪行为所作用的客观存在的具体人或者具体物。
2.犯罪客观方面是指刑法所规定的,说明行为对刑法保护的社会关系造成侵害的客观外在事实特征。
3.犯罪主体是指实施危害社会的行为,依法应当负刑事责任的自然人和单位。自然人犯罪主体,是指具备刑事责任能力,实施危害社会的行为并且依法应当负刑事责任的自然人。
4.犯罪主观方面
(1)犯罪故意是指行为人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希望或者放任这种结果发生的一种主观心理态度。分为直接故意和间接故意两种类型。
(2)犯罪过失是指行为人应当预见到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因为疏忽大意而没有预见,或者已经预见而轻信能够避免的一种心理态度。分为疏忽大意的过失和过于自信的过失。
》》例题精讲
【例】甲欲杀死乙,在乙饭碗里投放毒药,不料朋友丙分食了乙的饭菜,甲为了杀死乙,没有阻止丙,结果导致乙和丙均中毒死亡。甲对丙死亡所持的心理态度是( )。【2008年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政职业能力测验试题-118题】
A.过于自信的过失 B.疏忽大意的过失
C.间接故意 D.直接故意
【解析】本题正确答案为C。根据《刑法》第14条规定,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希望或者放任这种结果发生,因而构成犯罪的,是故意犯罪。“故意”有直接故意和间接故意之分,两者最大的不同是,直接故意是“希望”,间接故意是“放任”。本题中明知会造成丙的死亡,仍放任该行为,造成结果的产生,属于间接故意。
【讲师点评】本题考查的是犯罪构成要件中的主观方面。
考点6 主刑和附加刑
核心知识
主刑
主刑指审判机关对犯罪分子判处刑罚时,只能独立适用,不能附加适用的刑罚。我国《刑法》规定的主刑有管制、拘役、有期徒刑、无期徒刑和死刑五种。
1.管制是对犯罪分子不实行关押,但是限制其一定的自由,让其在公安机关的管束和群众的监督下进行改造的一种刑罚。管制的期限为3个月以上2年以下,数罪并罚时,上限不能超过3年。
2.拘役是对犯罪分子在短时间内剥夺人身自由,就近予以监禁的一种刑罚。拘役的期限为1个月以上6个月以下,数罪并罚时,上限不能超过1年。
3.有期徒刑是在一定期限剥夺犯罪分子的人身自由,强制其从事劳动生产,并进行教育和改造的一种刑罚。有期徒刑的期限,除《刑法》第50条、第69条规定外,为6个月以上15年以下。数罪并罚时,上限不能超过20年。
4.无期徒刑是对犯罪分子剥夺终身自由并强制其参加劳动生产、接受教育和改造的一种刑罚。
5.死刑是剥夺犯罪分子生命的一种刑罚。死刑只适用于罪行极其严重的犯罪分子,犯罪的时候不满18周岁的人和审判时怀孕的妇女,不适用死刑。
附加刑
1.罚金指强制犯罪分子或者犯罪单位向国家缴纳一定数额金钱的一种刑罚。
2.剥夺政治权利指剥夺犯罪分子参加国家管理和政治活动权利的一种刑罚。
剥夺政治权利是剥夺下列权利:(1)选举权和被选举权。(2)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自由的权利。(3)担任国家机关职务的权利。(4)担任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和人民团体领导职务的权利。
3.没收财产指将犯罪分子个人所有财产的一部分或全部强制无偿地收归国有的一种刑罚。
4.驱逐出境是强迫犯罪的外国人离开中国国(边)境的刑罚方法。这种方法仅适用于犯罪的外国人,故是一种特殊的附加刑。
》》例题精讲
【例】某人因犯罪被判处剥夺政治权利一年,在此期间,他依法可以行使下列哪些权利或实施哪些行为?( )【2007年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政职业能力测验试题-112题】
A.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B.担任国家机关的公务员
C.担任某公办大学的普通教师
D.言论、集会、出版、结社、游行、示威自由的权利
【解析】本题正确答案为C。《刑法》第54条规定:剥夺政治权利是剥夺下列权利:(一)选举权和被选举权;(二)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自由的权利;(三)担任国家机关职务的权利;(四)担任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和人民团体领导职务的权利。
【讲师点评】本题是在考查剥夺政治权利这一附加刑所涵盖的内容。
考点7 人身伤害型犯罪
核心知识
1.故意杀人罪
故意杀人罪是指故意非法剥夺他人生命的行为。
2.非法拘禁罪
非法拘禁罪是指行为人故意非法剥夺他人人身自由的行为。
3.绑架罪
绑架罪是指以勒索财物为目的绑架他人,或者绑架他人作为人质的行为。
4.刑讯逼供罪
刑讯逼供罪是指司法工作人员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使用肉刑或变相使用肉刑,逼取口供的行为。刑讯逼供致人轻伤的应以刑讯逼供罪从重处罚,但若刑讯逼供致人重伤、死亡的,超出了刑讯逼供罪的构成要件,应当直接按照故意伤害罪或故意杀人罪定罪处罚。
》》例题精讲
【例1】(2009年内蒙古)根据我国《刑法》规定,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的人,对下列哪种犯罪行为负刑事责任?( )
A.故意伤害致人重伤罪 B.失火罪
C.窝藏、包庇罪 D.绑架罪
【解析】本题正确答案为A。《刑法》第17条第2款规定:“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强*、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毒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
【讲师点评】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的人,只对八大类恶性犯罪承担刑事责任。
【例2】工人孙某休假回村,一日主动携带邻居6岁小孩进入村旁林深路险、豺狼出没的山林中狩猎玩。走入山林约5公里的时候,两人失散。孙某继续独自狩猎,之后既不寻找小孩,也没返村告知小孩家人,便径直回县城工作单位。4日后,林中发现被野兽咬伤致死的小孩尸体。孙某的行为属于( )。【2006年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政职业能力测验试题一类卷-112题】
A.故意杀人 B.意外事件C.过失杀人 D.不构成犯罪
【解析】本题正确答案为A。不作为犯罪是指以不作为形式实现的犯罪,即负有特定法律义务(不仅是法律明文规定)能够履行该义务而不履行,因而危害社会依法应当受到刑事处罚的行为。孙某的行为构成不作为的故意杀人罪。首先,孙某负有阻止小孩死亡的作为义务。孙某主动携带小孩进入危险山林,自然负有义务将他带出山林,送回村里。其次,孙某有履行义务的可能性。两人失散,孙某作为一个成年人,自己又能够继续狩猎,并且自己出山,说明他能够去寻找小孩。再次,孙某的不作为直接导致小孩没被及时找到,而被野兽咬伤致死,孙某的不作为行为与小孩的死亡之间具有刑法上的因果关系。故孙某的行为属于故意杀人。
【讲师点评】本题通过案例的形式考查考生对故意杀人罪的掌握程度。
考点8 财产型犯罪
核心知识
1.抢劫罪
抢劫罪是以非法占有为目的,以暴力、胁迫或者其他方法强行劫取公私财物的行为。我国刑法中规定了准抢劫罪的以下情形:
(1)携带凶器抢夺的,以抢劫罪定罪处罚。
(2)根据我国刑法规定,犯盗窃、诈骗、抢夺罪,为窝藏赃物、抗拒抓捕或者毁灭罪证而当场使用暴力或者以暴力相威胁,以抢劫罪定罪处罚。
2.侵占罪
侵占罪是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将代为保管的他人财物或将他人的遗忘物、埋藏物非法占为己有,数额较大,拒不退还或者拒不交出的行为。
3.职务侵占罪
职务侵占罪是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将本单位数额较大的财物非法占为己有的行为。本罪的主体是特殊主体,即只有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非国家工作人员才能构成,以区别于贪污罪。
4.敲诈勒索罪
敲诈勒索罪是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对被害人使用威胁或要挟的方法,强行索取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行为。
》》例题精讲
【例】李某将与其有私仇的王某打昏在地后逃跑,此时张某路过,见王某不省人事,遂将其所带手表、钱物偷走。本案中( )。(2005年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政职业能力测验试题一类-108)
A.李某、张某构成共同犯罪 B.李某构成故意伤害罪,张某构成盗窃罪
C.李某构成故意伤害罪,张某构成抢劫罪 D.李某、张某共同构成故意伤害罪、盗窃罪
【解析】本题正确答案为B。故意伤害罪,是指故意伤害他人身体的行为。刑法关于盗窃罪的概念是“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秘密窃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的行为”。
【讲师点评】本题同时考查了故意伤害罪与盗窃罪的概念。
考点9 国家公职人员犯罪
核心知识
1.贪污罪
贪污罪是国家工作人员和受国家机关、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团体委托管理、经营国有财产的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侵吞、窃取、骗取或者以其他手段非法占有公共财物的行为。
2.挪用公款罪
挪用公款罪是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挪用公款归个人使用,进行非法活动,或者挪用公款数额较大、进行营利活动,或者挪用公款数额较大、超过3个月未还的行为。
3.受贿罪
受贿罪是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索取他人财物,或者非法收受他人财物,为他人谋取利益的行为。
4.玩忽职守罪
玩忽职守罪是指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严重不负责任,不履行、不正确履行或者放弃履行其职责,致使公共财产、国家和人民利益遭受重大损失的行为。
5.滥用职权罪
滥用职权罪是指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故意逾越职权或者不履行职责,致使公共财产、国家和人民利益遭受重大损失的行为。
》》例题精讲
【例】某地区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办公室主任王某,急于引进外资,对于前来投资的“外商”甲某等人盲目轻信,未认真审查其主体资格、资信状况,就签订引资合作签约,由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先期打入对方账户400万元,结果,先期打入的资金被悉数骗走,给国家造成了严重损失,王某的行为已经构成了( )。【2006年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政职业能力测验试题二类卷-101题】
A.玩忽职守罪 B.滥用职权罪
C.国家工作人员签订、履行合同失职罪 D.尚未构成犯罪
【解析】本题正确答案为C。国家工作人员签订、履行合同失职罪是指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在签订、履行合同过程中,因严重不负责任被诈骗,致使国家利益遭受重大损失的行为。
【讲师点评】本题的重要的考点在于严格区分几种公职人员犯罪的区别。
考点10 法定继承、代位继承和转继承
核心知识
法定继承
1.法定继承的概念
法定继承又称无遗嘱继承,是指继承人的范围、继承顺序、代位继承以及遗产的分配原则均由法律直接规定的继承。
2.法定继承的顺序
第一顺序是配偶、子女、父母,丧偶的儿媳对公婆、丧偶的女婿对岳父母尽了主要赡养义务的为第一顺序继承人。第二顺序是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
前一顺序排斥后一顺序,但同一顺序的继承人之间并无先后次序之分。
代位继承和转继承
代位继承是指被继承人的子女先于被继承人死亡,被继承人的子女的晚辈直系血亲继承其应继承的遗产份额的制度。它仅适用于法定继承,不适用于遗嘱继承。
转继承实质上是继承遗产权利的转移,是指继承人在继承开始后、遗产分割之前死亡,其应继承的遗产份额由其合法继承人继承的制度。
》》例题精讲
【例】按照我国有关规定,遗产继承的第一顺序继承人为( )。【2007年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政职业能力测验试题-104题】
A.配偶子女父母 B.兄弟配偶子女
C.子女父母兄弟 D.父母兄弟配偶
【解析】本题正确答案为A。《继承法》第10条规定:遗产按照下列顺序继承:
第一顺序:配偶、子女、父母。
第二顺序: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
继承开始后,由第一顺序继承人继承,第二顺序继承人不继承。没有第一顺序继承人继承的,由第二顺序继承人继承。
【讲师点评】本题考查的是遗产继承的顺序问题。
考点11 行政强制执行与行政许可
核心知识
行政强制执行是使用强制措施实现行政法义务的国家执行制度。我国现行的行政强制执行实行以行政机关申请人民法院实施为主,由行政机关依法律、法规授权独立实施为辅的制度。行政强制措施分为:对人身的强制、对财产的强制、对行为的强制。
行政许可是指行政机关根据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申请,经依法审查,准予其从事特定活动的行为。因此,行政许可属于依申请的、羁束的、授益的具体行政行为。
》》例题精讲
【例】下列规范性文件中不得设定行政许可的是( )。【2007年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政职业能力测验试题-100题】
A.法律 B.县级政府的决定
C.行政法规 D.地方性法规
【解析】本题正确答案为B。一般来讲,法律、法规和国务院的决定可以设定行政许可,省级人民政府的规章依据法定条件可以设临时性的行政许可,其他规范性文件在某些特殊情况下也可设定行政许可。
【讲师点评】本题考查的是行政许可设定权的问题,考生需精确把握有关各类法律文件的行政许可设定权的规定。
考点12 行政处罚
核心知识
行政处罚的种类:警告;罚款;没收违法所得、没收非法财物;责令停产停业;暂扣或者吊销许可证,暂扣或者吊销执照;行政拘留;法律和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处罚,主要有三种:劳动教养;驱逐出境;通报批评。
行政处罚的设定权限:
(1)法律可以设定各种行政处罚,限制人身自由的行政处罚,只能由法律设定。
(2)行政法规可以设定除限制人身自由以外的行政处罚。
(3)地方性法规可以设定除限制人身自由、吊销企业营业执照以外的行政处罚。
(4)部门规章可以设定警告或一定数量罚款的处罚,罚款的限额由国务院规定。
(5)地方政府规章可以设定警告或一定数量罚款的行政处罚。罚款的限额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大常委会规定。
(6)除法律、法规和规章以外的其他规范性文件不得设定行政处罚。
行政处罚的实施机关:行政主管机关;法律、法规授权的组织;行政机关委托的组织。
》》例题精讲
【例】下列各项中,属于行政处罚的是( )。【2006年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政职业能力测验试题-91题】
A.罚金 B.拘役
C.责令停产停业 D.管制
【解析】本题正确答案为C。《行政处罚法》第8条规定:行政处罚的种类有:(1)警告;(2)罚款;(3)没收违法所得、没收非法财物;(4)责令停产停业;(5)暂扣或者吊销许可证、暂扣或者吊销执照;(6)行政拘留;(7)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行政处罚。
【讲师点评】本题意在考查行政处罚的种类。
考点13 行政复议被申请人和行政复议机关
核心知识
行政复议被申请人和复议机关如下表:
被申请人复议机关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工作部门本级政府或上一级主管部门地方国家安全机关全国范围内实行垂直领导的机关(海关、金融、国税、外汇)上一级主管部门乡级、县级、地级人民政府上一级政府省部级单位本单位派出机关(行政公署、街道办事处、区公所)设立该派出机关的政府派出机构地方政府工作部门的派出机构该部门或该部门的本级政府非地方政府工作部门的派出机构直接管理该机构的机关法律、法规授权组织直接管理该组织的机关作出共同行为多个行政机关共同上一级机关继续行使职权的行政机关(原行政机关被撤销情形下)按照继续行使职权的行政机关的类型确定复议机关
》》例题精讲
【例】某市政府所属A行政机关作出行政处罚决定后被撤销,其职能由市政府所属B行政机关继续行使,受到行政处罚的公民不服,准备提起行政复议,此时他应以( )为行政复议被申请人。【2007年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政职业能力测验试题-99题】
A.A机关 B.B机关C.市政府 D.省政府
【解析】本题正确答案为B。行政复议被申请人在行政复议前被撤销的,应当以继续行使其职权的行政机关为行政复议被申请人,以继续行使其职权的行政机关的上一级行政机关为复议机关。故选B。
【讲师点评】本题考查的是行政复议被申请人资格转移的问题。
考点14 消费者的权力
核心知识
根据我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规定,消费者的权利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安全靠背权;(2)知悉真情权;(3)自主选择权;(4)公平交易权;(5)依法求偿权;(6)依法结社权;(7)服务知悉权;(8)维护尊严权;(9)监督批评权。
》》例题精讲
【例】农民贾某从某种子站购买了五种农作物良种,正常耕种后有三种农作物分别减产30%、40%和50%。经鉴定,这三种种子部分属于假良种。对此,下列哪一选项不正确?( )
A.贾某可以向消费者协会投诉
B.贾某只能要求种子站退还购良种款
C.贾某可以要求种子站赔偿减产损失
D.贾某可以向当地工商局举报要求对种子站进行罚款
【解析】本题正确答案为B。农民贾某购买良种的行为属于购买直接用于农业生产的生产资料的行为。《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54条规定:农民购买、使用直接用于农业生产的生产资料,参照本法执行。《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44条规定: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造成消费者财产损害的,应当按照消费者的要求,以修理、重作、更换、退货、补足商品数量、退还货款和服务费用或者赔偿损失等方式承担民事责任。消费者与经营者另有约定的,按照约定履行。贾某可以要求退还货款,但不是只能要求退还货款,所以选项B不正确。
【讲师点评】本题一方面考查的是《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适用范围,另一方面考查的是消费者权利的具体内容。
考点15 工作时间和休息时间
核心知识
工作时间和休息时间
1.工作时间
国家规定劳动者每日工作时间不超过8小时、平均每周工作时间不超过44小时的工时制度。
用人单位由于生产经营需要,经与工会和劳动者协商后可以延长工作时间,一般每日不得超过1小时;因特殊原因需要延长工作时间的,在靠背劳动者身体健康的条件下延长工作时间每日不得超过3小时,但是每月不得超过36小时。
延长工作时间的例外情形:经批准实行不定时工作制的职工;发生自然灾害、事故或者因其他原因,威胁劳动者生命健康和财产安全,需要紧急处理的;生产设备、交通运输线路、公共设施发生故障、影响生产和公众利益,必须及时抢修的。
2.休息时间
用人单位应当保证劳动者每周至少休息1日;劳动者连续工作1年以上的,享受带薪年休假;用人单位在下列节日期间应当依法安排劳动者休假:元旦;春节;国际劳动节;国庆节;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休假节日。女职工生育享有不少于90天的产假。
》》例题精讲
【例】根据劳动法的规定,下列有关工作时间的说法,哪项是不正确的?( )
A.我国规定劳动者每日工作时间不超过8小时,平均每周工作时间不超过44小时的制度
B.用人单位应当保证劳动者每周休息2日
C.用人单位不能实行法定工作时间,需要实行其他工作时间的,必须经过劳动行政部门的批准
D.用人单位因生产经营需要而延长工作时间的,应当与工会和劳动者协商,而且一般不得超过1小时
【解析】本题正确答案为B。《劳动法》第36条规定:国家实行劳动者每日工作时间不超过8小时、平均每周工作时间不超过44小时的工时制度。A项的表述与上述法条的规定是一致的,故A项正确。《劳动法》第38条规定:用人单位应当保证劳动者每周至少休息1日。由此可见,B项“用人单位应当保证劳动者每周休息2日”与法律的规定不符,其说法是错误的。《劳动法》第39条规定:企业因生产特点不能实行本法第36条、第38条规定的,经劳动行政部门批准,可以实行其他工作和休息办法。由此可见,用人单位不能实行法定工作时间,需要实行其他工作时间的,必须经过劳动行政部门的批准,故C项说法是正确的。《劳动法》第41条规定:用人单位由于生产经营需要,经与工会和劳动者协商后可以延长工作时间,一般每日不得超过1小时;因特殊原因需要延长工作时间的,在靠背劳动者身体健康的条件下延长工作时间每日不得超过3小时,但是每月不得超过36小时。可见用人单位如果要延长工作时间,一方面要和劳动者协商;另一方面一般每日延长的时间不得超过1小时,所以D项说法正确。
【讲师点评】本题考查的是劳动者休息权的具体内容,考生应对相关条文综合把握。
考点16 劳动争议申请和受理
核心知识
劳动争议申请仲裁的时效期间为1年。仲裁时效期间从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算。申请人申请仲裁应当提交书面仲裁申请,并按照被申请人人数提交副本。仲裁申请书应当载明下列事项:(1)劳动者的姓名、性别、年龄、职业、工作单位和住所,用人单位的名称、住所和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负责人的姓名、职务;(2)仲裁请求和所根据的事实、理由;(3)证据和证据来源、证人姓名和住所。
书写仲裁申请确有困难的,可以口头申请,由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记入笔录,并告知对方当事人。
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收到仲裁申请之日起5日内,认为符合受理条件的,应当受理,并通知申请人;认为不符合受理条件的,应当书面通知申请人不予受理,并说明理由。对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不予受理或者逾期未作出决定的,申请人可以就该劳动争议事项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受理仲裁申请后,应当在5日内将仲裁申请书副本送达被申请人。
》》例题精讲
【例】申请劳动争议仲裁的期间为( )。
A.6个月 B.1年C.3个月 D.45日
【解析】本题正确答案为B。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27条规定:劳动争议申请仲裁的时效期间为1年。仲裁时效期间从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算。
【讲师点评】本题考查的是申请劳动争议仲裁的时效期间问题。
》》易错点拨
【例1】根据宪法和组织法的规定,下列有权制定地方性法规的机关是( )。
A.太原市某区人民代表大会 B.山西省人民政府
C.中共太原市委 D.太原市人民代表大会
【解析】本题正确答案为D。根据《立法法》第63条的规定: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根据本行政区域的具体情况和实际需要,在不同宪法、法律、行政法规相抵触的前提下,可以制定地方性法规。较大的市的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根据本市的具体情况和实际需要,在不同宪法、法律、行政法规和本省、自治区的地方性法规相抵触的前提下,可以制定地方性法规。
【易错点拨】本题易错选B。有权制定地方性法规的是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而不是人民政府。
【例2】下列行为中,没有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妇女权益靠背法》的是( )。
A.某单位辞退了怀孕的小李
B.某单位招收了一位年满17周岁的未成年女工
C.由于家庭生活困难,老王让自己正在上小学的女儿辍学回家干活
D.某公司未经王女士同意,以营利为目的,将其肖像印发在广告画上
【解析】本题正确答案为B。《中华人民共和国妇女权益靠背法》规定不得招用未满16岁的未成年女工,而B项某单位招收的是一位年满17岁的未成年女工,没有违反该法规定。
【易错点拨】命题人在B项上设置了一个陷阱——“未成年”,假如该选项将“未成年”三字删除,相信大家一定不会选错。
【例3】甲乙共同盗窃,乙在现场望风。甲窃取丙的3000元现金,丙发现后立即追赶甲和乙。甲逃脱,乙被丙抓住后对丙使用暴力。致丙轻伤,甲和乙的行为构成( )。
A.甲乙只构成盗窃罪 B.甲乙均构成抢劫罪
C.甲为盗窃,乙为故意伤害 D.甲构成盗窃,乙为抢劫
【解析】本题正确答案为D。根据《刑法》第269条的规定,犯盗窃、诈骗、抢夺罪,为窝藏赃物、抗拒抓捕或者毁灭罪证而当场使用暴力或者暴力相威胁的,依照本法第263条的规定(抢劫罪)定罪处罚。这是关于转化型抢劫罪的规定。乙构成抢劫罪,甲未使用暴力,故此不构成抢劫罪,仍为盗窃。
【易错点拨】本题考生易错选C。
■ 政治常识
》》考点串讲
考点1 唯物论和辩证法
核心知识
唯物论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1.世界的客观性
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人们利用自然、改造自然的活动,要以承认自然界的客观性为前提;社会及其发展规律是客观的。
2.人的意识是对客观存在的反映
意识是客观存在在人脑中的反映;意识能够反作用于客观事物,不同的意识对客观事物的发展起着不同的反作用。
3.物质和意识的关系
物质和意识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一切从实际出发是人们正确认识世界、有效改造世界的根本立足点;从实际出发,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辩证法
1.联系的普遍性
事物的联系是普遍的、客观的;必须具体分析事物之间的联系;必须从整体上把握事物的内部联系。
2.运动和发展
一切事物都处于运动、变化之中;一切事物都有其产生、发展、灭亡的过程;要有创新精神,支持新事物的成长,学会运用创造性思维。
3.规律
事物的运动、变化、发展都是有规律的;规律是事物运动过程中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规律的存在与发生作用是客观的;人们可以认识和利用规律;人们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中,必须坚持实事求是,按客观规律办事。
4.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对立
唯物辩证法的根本观点是承认矛盾,主张用联系的、发展的、全面的观点看问题;形而上学的根本观点是否定矛盾,孤立地、静止地、片面地看问题。
5.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不同事物的矛盾具有不同的特点,同一事物的矛盾在不同发展阶段各有不同的特点,事物矛盾的双方各有其特点;对事物的特点要进行具体分析,不同的矛盾要用不同的方法解决;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是辩证统一的;把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同我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6.善于把握重要的考点和主流
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的相互关系;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的相互关系;做事情要把握重要的考点和主流,同时也要统筹兼顾;矛盾分析方法是认识事物的根本方法。
7.内因和外因
内因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外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必要条件;坚持内因和外因相结合的观点。
8.量变和质变
量变、质变及二者之间的关系;用量变引起质变的道理看问题、办事情;坚持适度原则。
9.事物发展的趋势
事物发展的总趋势是前进的,新事物必定战胜旧事物;事物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
》》例题精讲
【例】朱熹《观书有感》:“昨夜江边春水生,蒙冲巨舰一毛轻。向来枉费推移力,此日中流自在行。”作者从自然界和社会生活中捕捉形象,说明观书的体会。此诗中蕴含的哲理是( )。
①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受客观因素的制约
②规律是客观的,人在客观规律面前无能为力
③抓住主要矛盾,次要矛盾就迎刃而解了
④要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必须按客观规律办事
A.①④ B.②③C.①③ D.②④
【解析】本题正确答案为A。本题以一首古诗为背景,主要涉及主观能动性的发挥这一考点,意在考查考生对影响主观能动性发挥的相关因素的理解。题干正文强调“一毛轻”“枉费推移力”,移巨舰到江中要尊重自然规律,从中体现的哲理是人的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受客观因素制约,要按规律办事;②的观点是错误的,③的说法与题干无关。
【讲师点评】本题考查的是主观能动性这一知识点。
考点2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及科学发展观
核心知识
1.“三个代表”主要内容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最早是2000年2月江泽民同志在广东视察“三讲”(1996年党的十四届六中全会作出决定,对县处级以上领导干部进行一次以讲学习、讲政治、讲正气为主要内容的党性党风教育)情况并对党的建设问题进行调查的过程中提出来的。
江泽民指出,总结八十年的奋斗历程和基本经验,展望新世纪的艰巨任务和光明前途,我们党要继续站在时代前列,带领人民胜利前进,归结起来,就是必须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这是对“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集中概括。
2.科学发展观基本内涵
胡锦涛总书记全面系统地阐述了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内涵。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这是我们党从历史和现实中得出的不可动摇的基本理论。
科学发展观是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以人为本是马克思主义人本观在新时期的继承和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就是要把人民的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不断满足人们的多方面需求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全面,就是要在不断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保持经济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的同时,加快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的建设,形成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格局;协调,就是要统筹城乡协调发展、区域协调发展、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可持续,就是要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处理好经济建设、人口增长与资源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推动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内涵包含以下五个方面:坚持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内容;促进全面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重要目的;保持协调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原则;实现可持续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体现;实行统筹兼顾,是科学发展观的总体要求。
》》例题精讲
【例】2006年12月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本质要求是( )。
A.又快又好发展 B.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C.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D.又好又快发展
【解析】本题正确答案为D。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深刻认识又好又快发展是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本质要求,必须坚持把“三农”问题放在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突出位置,必须在结构优化中促进总量平衡,必须把促进国际收支平衡作为保持宏观经济稳定的重要任务,必须不断强化企业激励机制和约束机制,必须坚持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讲师点评】本题考查科学发展观的问题,科学发展观的本质要求等相关知识点考生必须精确掌握。
考点3 国家性质和国家职能
核心知识
1.国家性质
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社会主义制度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根本制度。
2.国家职能
在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中,国家对内职能主要有:第一,依法打击敌对势力和敌对分子的破坏活动;第二,组织和领导社会主义建设;第三,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维护社会稳定;第四,组织和领导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第五,搞好社会公共服务。
国家的对外职能主要有:第一,防御外部敌人的侵犯和颠覆,捍卫国家的主权和领土的完整;第二,发展国际交流和合作,创造有利于我国发展的国际环境。
》》例题精讲
【例】社会政治结构的核心问题是( )。
A.政治法律制度 B.国家政权类型C.国家 D.军队
【解析】本题正确答案为C。国家本质上是阶级统治和阶级压迫的工具,国家最主要的内容是各阶级在国家中的地位。政治法律制度、国家政权都是国家的表现形式,而军队则是国家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支柱。所以社会政治结构的核心问题是国家问题。
【讲师点评】本题考查国家的本质。
》》易错点拨
【例1】下列不属于唯物辩证法和唯心辩证法的区别是( )。
A.前者认为物质是运动、发展、变化的主体;后者认为精神是运动、发展、变化的主体
B.前者认为客观辩证法决定主观辩证法;后者认为主观辩证法决定客观辩证法
C.前者是辩证法的科学形态,后者不是辩证法的科学形态
D.前者是自觉的辩证法,后者是自发的辩证法
【解析】本题正确答案为D。该题所考查的知识点是对唯物辩证法和唯心辩证法主要区别的把握。D项不属于二者的区别。
【易错点拨】有的考生会对“自发”和“自觉”不理解。事实上,无论是马克思主义的唯物辩证法还是黑格尔的唯心辩证法,二者都是自觉辩证法,只有古代辩证法才是自发的辩证法。
【例2】以下哪项观点不能说明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
A.社会意识随着社会存在的产生而产生 B.社会意识随着社会存在的发展而发展
C.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同步发生变化 D.有什么样的社会存在,就有什么样的社会意识
【解析】本题正确答案为C。此题是考查考生对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中,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这层关系的理解和把握。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反作用于社会存在。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集中体现在: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产生(A项),决定社会意识的发展变化(B项),有什么样的社会存在就有什么样的社会意识与它相适应(D项),所以题中的A、B、D项是正确表述,C项说法不正确,当选。
【易错点拨】虽然社会意识随着社会存在的发展而发展变化,但变化不是完全同步的。而是一个过程,即随着社会存在的变化,社会意识或迟或早或快或慢地发生变化。
■ 经济常识
》》考点串讲
考点1 社会经济制度与经济运行的一般原理
核心知识
社会经济制度与经济运行的一般原理
1.经济:指在一定的生产资料所有制基础上的生产、分配、交换、消费等活动,以及在这些活动中结成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2.商品:商品是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
3.商品经济:指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的总和,是以交换为目的而进行生产的经济形式。
商品经济存在的条件:一是社会分工;二是生产资料和产品属于不同的所有者。
商品经济的类型:分为小商品经济、资本主义商品经济和社会主义商品经济三种类型。
4.商品的使用价值:指商品能够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属性。
商品的价值: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就是商品的价值。
商品的价值量:指商品价值的大小,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长短来决定。
5.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商品的价值量不是由各个商品生产者所耗费的个别劳动时间决定的,而是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指在现有的社会正常的生产条件下,在社会平均的劳动熟练程度和劳动强度下制造某种使用价值所需要的劳动时间。
6.劳动生产率:劳动生产率就是劳动者的生产效率。商品的价值量与社会劳动生产率成反比。
7.一般等价物:一般等价物就是从其他商品中分离出来,可以和其他一切商品相交换并表现其他一切商品价值的商品。
8.货币:货币是从商品中分离出来,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货币的本质就是一般等价物。
货币的五种职能:货币有价值尺度、流通手段、贮藏手段、支付手段和世界货币五种职能。货币作为价值尺度,就是以货币作为尺度来表现和衡量其他一切商品价值的大小。
》》例题精讲
【例1】经济基础是一定社会中( )。【2009年内蒙古公务员考试行政职业能力测验试题】
A.生产力系统各要素的总和 B.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总和
C.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各方面的总和 D.占统治地位的各种社会关系的总和
【解析】本题正确答案为C。经济基础是由一定社会发展阶段的生产力所决定的生产关系的总和,但它不是指一定社会中所有生产关系的总和,而是指该社会中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各方面的总和。
【讲师点评】对经济基础这一概念的考查。
【例2】作为调节社会经济运行的一种重要经济杠杆,提高税率通常将( )。【2005年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政职业能力测验试题一类卷-104题】
A.提高政府的财政收入 B.抑制投资,有利于防止经济过热
C.刺激消费 D.提高税收管理的效率
【解析】本题正确答案为B。税率过高会抵制消费,所以C错误。如果目前税率处在拉弗曲线的40%以下的某处,则提高税率,可增加税收;相反,如果目前税率处在拉弗曲线的40%以上的某处,则降低税率,可增加税收。所以A和D错误。
【讲师点评】本题考查的是税收对社会经济运行的调节作用。
考点2 通货膨胀、通货紧缩与价值规律
核心知识
1.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
(1)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商品价格总额/货币流通次数
(2)纸币的发行量超过流通中所需要的数量,从而引起纸币贬值,物价上涨,叫做通货膨胀。
(3)通货紧缩是指物价水平持续下降和市场需求持续疲软的一种经济现象。
2.价值规律
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商品的价值量是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商品交换要以价值量为基础,实行等价交换。
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是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
价值规律的作用:
(1)价值规律调节生产资料和劳动力在各生产部门的分配。
(2)价值规律刺激商品生产者改进生产技术,改善经营管理方式,提高劳动生产率。
(3)价值规律促使商品生产者在竞争中优胜劣汰。
》》例题精讲
【例】在社会经济运行中,当通货膨胀率上升时,一般会导致( )。
A.失业率上升 B.失业率保持稳定不变
C.失业率下降 D.失业率波动不定
【解析】本题正确答案为C。本题考查的实质是对通货膨胀率和失业率关系的理解。通货膨胀的基本表现是货币贬值,物价上涨的现象,经济呈过热的态势,表面上看经济一片繁荣,工作好找,失业率低。通货紧缩时则相反。但这只是一般情况下的关系,当出现滞涨时反而会出现通货膨胀率高、失业率也高的现象。所以题干问的也是“一般会导致”。
【讲师点评】本题考查的是通货膨胀率及失业率之间的关系。只有透彻理解通货膨胀的含义,才能正确的把握通货膨胀率与相关概念之间的关系。
》》易错点拨
【例】存款储蓄有多种形式,其中能够最大限度地吸收社会闲散资金的有效形式是( )。
A.活期存款 B.整存整取C.零存整取 D.整存零取
【解析】本题正确答案为A。活期存款指不规定存期、储户顺时可以凭折或卡支取、存取金额不限的一种储蓄存款。其特点:灵活方便、存取频繁、适应性强,利率较定期储蓄低。这种储蓄适合于个人生活待用款和暂时不用的存款。起存金额为开户时一元起存,多存不限。正是以上的特点,活期存款可以最大限度地吸引社会上的闲散资金。
【易错点拨】本题易混淆不同种类存款储蓄的特点。
■ 管理常识
》》考点串讲
考点 行政领导
核心知识
1.民主集中制是我国根本的行政领导制度,它决定和影响着其他行政领导制度。
2.行政首长负责制是民主集中制和集体领导与个人分工负责制相结合的一种具体形式。它是指重大事务在集体讨论的基础上由行政首长定夺,具体的日常行政事务由行政首长决定,行政首长独立承担行政责任的一种行政领导制度。
3.领导就是指引和影响个体、群体或组织来实现所期望目标的各种活动过程。领导不同于领导者,领导者是指担任某项职务、扮演某种领导角色,并实现领导过程的个人或集团。领导不同于管理,领导偏重于决策与用人,而管理侧重于执行决策,组织力量完成组织目标。领导作为动态过程具有以下特点:(1)领导体现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2)领导是一种“投入”与“产出”;(3)领导是领导者、被领导者及环境的函数。
4.行政领导者个人素质结构包括政治素质、知识素质、能力素质和心理素质四个方面。
5.领导决策应遵循以下原则:(1)信息准、全原则;(2)可行性原则;(3)系统分析原则;(4)对比择优原则;(5)时效原则;(6)团体决策原则。
》》例题精讲
【例】某省政府办公厅的郭某受命组建省政府调研中心。为此他在政府内挑选了一些人员作为调研中心的工作人员,包括小王、小张和老林等。在郭某看来,小王虽能力有限,但为人踏实,容易和别的同志搞好团结,还是自己的老同学。据此可以判断郭某的领导方式是( )。【2007年黑龙江省公务员考试行政职业能力测验试题A类卷-108题】
A.任务导向型 B.关系导向型
C.民主型 D.专制型
【解析】本题正确答案为B。关系导向型的领导,是宽容且关心人的领导,他们主要以人际关系为目标来激励自己,通过与其他人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来实现自我。任务导向型的领导,对人苛刻、以工作为中心,他们主要依靠任务和成就来激发自己的动机,凭借完成任务的好坏来实现自我。专制式,亦称专权式或者独裁式。这类领导者是由个人独自做出决策,然后命令下属成员予以执行,并要求下属不容置疑地遵从其命令。民主式领导,在采取行动方案或作出决策之前会主动听取下级成员意见,或者吸取下级成员参与决策制定。
【讲师点评】本题考查的是领导关系的类型。
》》易错点拨
【例】公务员的考核结果( )。
A.不通知本人 B.可通知也可不通知本人
C.应书面通知本人 D.应口头通知本人
【解析】本题正确答案为C。经考核小组或任免机关审定的考核结果,应以书面形式通知本人。
【易错点拨】本题容易在“书面通知”和“口头通知”方面产生混淆。
■ 人文、历史常识
》》考点串讲
考点1 中国近代史
核心知识
中国近代史从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开始,到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前,是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从开始到终结的历史;同时也是中国民主革命从发生、发展到胜利的历史。
从鸦片战争到太平天国运动失败(1840年至19世纪60年代)
这一历史时期是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和农民战争时期。
鸦片战争
迅速成长的欧美资本主义与封建社会末期的中国,围绕着疯狂的殖民扩张要求和落后的闭关政策,产生了尖锐的矛盾和斗争,最终以鸦片问题为矛盾的爆发点,引发了鸦片战争。
太平天国运动
1843年,洪秀全创立“拜上帝会”,秘密进行反清活动。1851年1月11日,洪秀全在广西桂平金田村武装起义,建号“太平天国”,起义军称太平军,于1853年3月攻克南京,宣布南京为天京,正式建立了与清王朝对峙的农民政权。
从太平天国运动失败到义和团运动失败(19世纪60年代到20世纪初)
这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完全形成、地主阶级改革派推行洋务运动和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得到一定发展的时期。在这一时期,外国资本主义与中华民族的矛盾一直居主导地位。
在西方列强的侵略和瓜分面前,中国社会各阶级、各派别都做出了反应,但除了洋务运动受到朝廷的支持,取得了实际的一些成效之外,其他变法、运动多以失败告终。另一方面,中国被动卷入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后,经济结构和阶级结构发生了变化,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出现,民族资本主义产生并有了发展,新的阶级力量产生,统治阶级内部也出现了分化。
从义和团运动失败到五四运动前(20世纪初至1919年前)
这是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深化和中国资产阶级领导民主革命时期,也是民族资本主义发展、中西文化碰撞和新旧文化并存时期。中国民族资本主义有了进一步发展,民主与共和成为当时两大思潮,中国的近代化加快。这一时期,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集中体现在广大人民群众同帝国主义支持的清朝统治阶级和北洋军阀统治的矛盾。
从五四运动到国民大革命的失败(1919年5月至1927年7月)
这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开始和国民大革命时期。在这一时期,中国人民与帝国主义支持的北洋军阀之间的矛盾,是当时社会的主要矛盾。
1919年爆发的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中国工人阶级登上了政治舞台。
从南昌起义到七七事变(1927年8月至1937年7月)
这是国共十年对峙时期或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在这一时期,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代表中国人民利益的中国共产党与代表大地主大资产阶级利益的国民党之间的矛盾。但自1931年后,随着日本侵华步骤的加快,中日民族矛盾逐渐成为主要矛盾。
从七七事变到抗战胜利(1937年至1945年)
这是中华民族的全面抗战时期。在整个抗日战争期间,中日民族矛盾始终是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广大人民群众与蒋介石为首的大地主大资产阶级政权的矛盾虽存在,但一直居于矛盾的次要地位。
“七七”事变爆发后,中国全民族的抗日战争开始。在中国共产党的倡导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建立。经过长期艰苦卓绝的斗争,中国人民终于赢得了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抗日战争是鸦片战争以来中国人民抵御外国侵略取得的第一次完全胜利,是中华民族由衰亡到振兴的转折点。
从抗战胜利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夕(1945年9月至1949年10月)
这是解放战争时期,即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推翻了国民党政权时期。在这一时期,中国共产党与广大人民同美国支持的国民党政权之间的阶级矛盾是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
》》例题精讲
【例】(2006年江苏C类-6)近代中国人民反侵略斗争的第一面光辉旗帜是( )。
A.义和团的反帝斗争 B.太平天国抗击洋枪队的斗争
C.三元里人民的抗英斗争 D.大沽口自卫反击战
【解析】本题正确答案为C。三元里抗英斗争,是中国人民自发地反抗外国侵略者的第一场大规模战斗,充分显示了中国人民不甘屈服,敢于斗争的英勇气概。三元里人民抗英斗争的胜利,揭开了近代中国人民反侵略斗争的序幕,在中国革命史上写下了不朽的篇章。
【讲师点评】该题的重要的考点在于对反侵略战争的掌握。要区分反侵略斗争与反封建斗争的不同。
考点2 先秦文学
核心知识
1.儒家经典
“四书”指《论语》、《孟子》、《大学》、《中庸》。“五经”指《诗经》、《尚书》、《礼记》、《易经》、《春秋》。“六经”又称“六艺”,在“五经”后增加《乐》。
2.历史散文有《左传》、《战国策》、《国语》。《左传》、《谷梁传》、《公羊传》同为解说《春秋》的“三传”。
3.《诗经》本只称《诗》,后又以“诗三百”为代称。远近有名篇目有《关雎》、《伐檀》、《硕鼠》、《七月》。
4.《战国策》,33篇,西汉刘向根据史料编定。属国别体史书,历史散文集,主要记载战国时期谋臣策士游说诸侯或相互论辩时提出的政治见解和斗争策略,以及他们的政治活动。对后世散文和辞赋的创作有很大影响。
》》例题精讲
【例】以下哪部著作不属于“四书五经”中的“四书”?( )
A.《孟子》 B.《大学》 C.《中庸》 D.《春秋》
【解析】本题正确答案为D。“四书五经”中的“四书”是指“论语”、“孟子”、“大学”、“中庸”,《春秋》是“五经”之一。
【讲师点评】该题考查的是中国古代文学著作常识。难度较小。
》》易错点拨
【例】明清时期我国科技发展最突出的时代特点是( )。
A.出现远近有名的科技著作 B.反映了资本主义萌芽的状况
C.传统科技仍领先于世界 D.产生了闻名世界的科技名人
【解析】本题正确答案为A。明清时期我国科技朝着两个方向发展:一是传统科技有新的发展并且出现总结性科技巨著,但科技发展进入停滞;二是西学进入中国。因此A项正确。
【易错点拨】考生易错选B。资本主义萌芽是明清的时代特点,但当时的科技发展反映不了这一特点。此题实际上是把明清时期我国的科技与同时期的西方进行比较,西方发展的是近代科技,反映出向资本主义过渡的时代特征,而我国发展的仍是传统科技,反映的是明清仍处在封建社会的时代特点。
■ 百科知识
》》考点串讲
考点 百科知识
核心知识
1.为什么红海的海水是红色的?
红海地区的气候炎热干燥,海水蒸发强烈,这使红海的海水含盐量大,水温高。这些条件,正适合蓝绿藻类在这里大量繁殖生长。其实,蓝绿藻类的颜色并非蓝绿色,而是红色。在海水中出现大量的红颜色藻类,海水自然就被映照成红色了。
其次,来自非洲撒哈拉大沙漠的红色沙尘暴经常侵袭红海上空。当狂风卷起一阵阵红色沙尘,散布在红海上空时,天空便被染成一片红色。加上红海中被大风掀起的红色海浪,天空、海水,还有海岸边的红色岩壁,所有的一切都映现出红色,从而形成了美丽奇特的红海景色。
2.为什么南极的冰比北极的多?
南极和北极是地球上最冷的地方,那里寒风呼啸,气温很低,终年冰雪覆盖,一片银白色的世界。但事实上南极比北极更冷,冰川也更多,因为南极地区是一块大陆,储藏热量的能力较弱,夏季获得的热量很快就辐射掉了,结果造成南极的年平均气温只有-56℃。在南极大陆周围的海洋上,漂浮着大量的冰块,形成了巨大的冰山。
相比之下,北极地区陆地面积小,大部分为北冰洋。由于海水的热容量大,能吸收较多的热量,而且热量散发比较慢,所以那里的年平均气温比南极要高,在8℃左右。因此,北极的冰川比南极少,而且绝大部分积存在格陵兰岛上。
3.鱼睡觉为什么不闭眼睛?
很多人误认为鱼类是不用睡觉的动物。事实上,所有的脊椎动物都需要休息,以便恢复中枢神经系统与肢体的疲劳。鱼类身为脊椎动物的一员,也不例外。我们已经知道鱼与人不同,它是没有真正的眼睑的,因此。鱼儿无论睡着、醒着眼睛都无法闭上,甚至鱼儿死了,一样眼儿睁得大大,“死不瞑目”的。另外,鱼在休息时,也不像其他的动物一样,需要躺下来,它只是在水中静止不动或轻微摆动。
》》例题精讲
【例】人们很早就已经发现,鳄鱼在吃掉捕获的食物前,往往会流出几滴眼泪。于是“鳄鱼的眼泪”被人们用于形容伪善。鳄鱼流泪的原因是( )。【2006年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政职业能力测验一类卷-99题】
A.眼泪均匀覆盖眼球,使眼睛保持良好视力
B.鳄鱼的肾脏发育不完全,需要靠眼睛附近的腺体排除盐分
C.鳄鱼的眼泪可以发出特殊的气味,召唤同类前来捕食猎物
D.鳄鱼进化不完善,唾液腺分泌和泪腺分泌的神经控制系统未完全分离
【解析】本题正确答案为B。鳄鱼肾脏的排泄功能很不完善,体内多余的盐分要靠一种特殊的盐腺来排泄,而鳄鱼的盐腺正好位于眼睛附近。
【讲师点评】本题是对考生在日常生活中对知识的积累程度的考查。
》》易错点拨
【例】二十一世纪技术的支柱将是( )。
A.新能源技术 B.新材料技术
C.空间技术 D.信息技术
【解析】本题正确答案为A。以核聚变能、太阳利用能为标志的新能源技术领域,将成为二十一世纪技术的支柱。
【易错点拨】很多考生没有掌握各项技术各自的地位,遇到此类题目就束手无策。以基因工程、蛋白质工程为标志的生物技术领域,将成为二十一世纪技术的核心;以光电子技术、人工智能为标志的信息技术领域,将成为二十一世纪技术的先导;以超导材料人工定向设计材料为标志的新材料技术领域,将成为二十一世纪技术的基础;以核聚变能、太阳利用能为标志的新能源技术领域,将成为二十一世纪技术的支柱;以航天飞机、长期太空站为标志的空间技术领域,将成为二十一世纪技术的外向延伸;以深海采掘、海水淡化利用为标志的海洋技术领域,将成为二十一世纪技术的内向拓展。
点击查看>>>2021年重庆公务员考试职位表
点击购买>>>2021年重庆公务员考试学霸套装
(编辑:周明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