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5-11 15:42:59 重庆华图 https://cq.huatu.com/ 文章来源:未知
【导读】重庆华图为您提供:2022年重庆法检考试常识备考练习之社会现象,详细信息请阅读下文!如有疑问请加【2021年重庆法检考试交流群】 ,更多资讯请关注重庆华图微信公众号CQhuatu,重庆华图咨询电话:023-67518090。
热点概况
日前,科技部印发《关于破除科技评价中“唯论文”不良导向的若干措施(试行)》(以下简称《措施》)的通知,教育部、科技部印发《关于规范高等学校SCI论文相关指标使用 树立正确评价导向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二者均直指科研评价体系,提出有针对性、实效性的措施,破除论文“SCI至上”“唯论文”痼疾,树立正确的评价导向。此举引发广泛关注。
各方观点
科技日报:未来注重标志性成果的质量和贡献将成为主流。让科研人员学术下沉,真正解决更有难度、更有价值的问题;让评审过程更为简单透明;让“灌水”论文无处遁形——这些正代表着科研评价体系的新方向。
齐鲁晚报:如果能够做到这一点,创新就会变得越来越实,创新的效率也会越来越高,包括老师在内的科研人员、技术人员、研究人员、教学人员,在创新方面就会变得越来越务实。
人民日报:SCI的本质是文献索引系统,其相关指标并不能全面反映科技创新贡献率,过度追求会产生学风浮躁、急功近利等问题。
深度分析
(一)过度追求SCI的不良影响
1.存在SCI论文相关指标片面、过度、扭曲使用等现象
在学术期刊尤其是核心期刊上发表论文,成为高校、医院等单位评职称、晋升、评奖以及研究生毕业的主要甚至唯一条件。于是就有了各种“怪现状”:医生行医水平不重要,论文才重要;老师教学评价不重要,论文才重要;工程师实践能力不重要,论文才重要等一些列现象。
2.导致学术浮躁,不利于优良学风养成
由于对SCI的巨大需求,催生出一条无形的产业链:论文代写、代发、抄袭,期刊乱收费,版面费成为灰色地带、明码标价等现象,更有国外期刊以“收割”中国科学家为目标实现“名利双收”。种种行为会导致我国学术界日渐浮躁,不利于我国学术界优良学风的养成。
(二)如何破除SCI至上
1.改进学科和学校评估
在评估中要突出创新质量和贡献,审慎选用量化指标。具体来说,即减少对学科、学校的排名性评价,坚持分类和分领域评价。在评估中要突出创新质量和贡献,限制SCI论文数量等量化指标的使用,同时引导社会机构科学开展大学评估排行。
2.优化职称(职务)评聘办法
在职称(职务)评聘中,要建立分类的评价指标体系,考察重点是人岗相适,不把SCI论文相关指标作为职称(职务)评聘的直接依据,以及作为人员聘用的前置条件。
3.扭转考核奖励功利化倾向
学校不宜设置对院系和个人的论文指标要求,取消直接依据SCI论文相关指标对个人和院系的奖励,去除SCI论文相关指标与资源配置和绩效奖励的直接挂钩关系。
4.科学设置学位授予质量标准
引导学校结合学科特点合理设置学位授予的质量标准,不宜将发表SCI论文数量和影响因子等指标作为学生毕业和学位授予的限制性条件。
5.树立正确政策导向
高校及其主管部门要担负起引领学术文化建设的责任,要有自信和定力,在舆论宣传上不采信、不发布以SCI论文相关指标为核心编制的排行榜等信息。
(三)学术高低如何评价
1.建立健全分类评价体系
不同类型的科研工作,成果产出形式不同,从评价上要解决“一刀切”问题,既不能只看论文,也不能都不看论文。
2.完善学术同行评价
真正发挥同行专家作用,在评审中引导专家不简单以SCI论文相关指标代替专业判断,负责任地提供专业评审意见,并倡导建立评审专家评价信誉制度。
3.规范评价评审工作。
大力减少项目评审、人才评价、机构评估等“三评”事项;对评价指标、办法要充分听取意见,特别是科技管理部门和科研人员意见;评价方式要实行代表作评价,精简优化申报材料,不再要求填报SCI论文相关指标;评价过程要遵循同行评价原则,对评审对象合理分组,遴选合适专家,并合理设定工作量等。
(来源:中国新闻网有删减)
参考文章
破除论文“SCI至上” 让学术回归“初心”
SCI是目前公认的全球最具权威的科技文献三大检索系统之一。自上世纪80年代末引入中国后,迅速成为中国科研论文的主流评价标准。它的流行,体现的是中国科研学术研究评价标准与世界的接轨。不过,凡事过犹不及。经历三十多年的“普及”,在学术能力和人才评价中,唯“SCI至上”的风气也愈发明显。以至于十年前,就有院士直言:唯SCI论文论的标准,已经到了荒唐的地步。
现今,在科研人才招聘、职称评定,乃至学位资格获得中,SCI论文几乎都是标配的“硬杠杠”。虽然标准统一,有利于保障评价效率,也一定程度上压缩了评价上的模糊空间,但“SCI论文相关指标片面、过度、扭曲使用等现象”,也带来了不少导向上的弊端。比如,重论文轻教学,重论文轻临床等现象日益突出。此次疫情暴发期间,个别涉疫情研究的论文发表行为,就引发了相关讨论和质疑。科技部此前也下发通知,要求各有关攻关项目承担单位及其科研人员,应把论文写在抗击疫情的第一线,把研究成果应用到战胜疫情中。
另外,由于在各种学术能力评价中,SCI论文都处于“至上”地位,也加剧了“不择手段”发论文的不良倾向,甚至催生出相关产业链,“为论文而论文”的现象突出。由此也导致论文发表数量与真实科研创新能力之间呈现出巨大鸿沟。综合看来,“SCI至上”的极端做法,对于学术评价的公正和公平,以及科研创新活力与学术生态,都带来了伤害。在这一背景下,规范各类评价工作中SCI论文相关指标的使用,破除“SCI至上”的评价惯性,确有必要。
不过,有破更要立。纠偏“SCI至上”的过头做法,更重要的是“建立科学的评价体系”。《意见》中也提出了多项要求,如建立健全分类评价体系,针对不同类型的科研工作,提出各自评价的侧重点,明确论文在其中的不同权重;优化职称(职务)评聘办法等等。事实上,2015年9月,由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发布的《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实施方案》中也明确要求,改进人才评价方式,制定关于分类推进人才评价机制改革的指导意见,提升人才评价的科学性。这次教育部、科技部发文要求破除“SCI至上”,可以说也是改进人才评价方式的一部分。接下来,相应的人才评价体系改革和完善,还应该进一步加速。同时,也要对可能出现的新问题“未雨绸缪”。如《意见》就要求改进学科和学校评估,在评估中要突出创新质量和贡献,审慎选用量化指标。而量化考核弱化后,如何有效保障评选的公平、公正,也必须有科学审视。
需要指出的是,破除论文“SCI至上”,不是说SCI指标不再重要了,更不是要脱离国际公认的学术评价标准。需要告别的应是“唯SCI”的评价体系,而不是“SCI”本身。因此,只有合理把握其中的界限,才能真正“趋利避害”,以科学方式校准科研和学术指挥棒,实现“净化学术风气,优化学术生态”的改革初衷。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