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7-11 13:50:09 重庆华图 https://cq.huatu.com/ 文章来源:重庆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导读】重庆华图为您提供:2022年重庆市考成绩查询时间7月29日_重庆公务员考试成绩多久公布,详细信息请阅读下文!如有疑问请点【重庆华图咨询平台】,更多资讯请关注重庆华图微信公众号(CQhuatu),重庆华图咨询电话:023-67518090。
2022年重庆公务员考试笔试已经结束,下面重庆华图给大家整理了2018-2022年重庆公务员考试成绩查询时间安排,让我们来一起看看,了解一下今年的重庆市考笔试成绩大概在什么时候查询?
2018-2021年重庆公务员考试成绩查询时间一览表 | |||||
公告 | 发布时间 | 报名时间 | 笔试时间 | 成绩查询时间 | 面试时间 |
2022重庆公务员考试公告 | 2月18日 | 2月21日-26日 | 7月9日-10日 | 7月29日 点击查看 |
XX |
2021重庆公务员考试公告 | 2月24日 | 3月1日-6日 | 3月27日-28日 | 4月26日 | 5月15日-16日 |
2020重庆公务员考试公告 | 7月6日 | 7月13日-20日 | 8月22日-23日 | 9月25日 | 10月17日-18日 |
2019重庆公务员考试公告 | 3月22日 | 3月24日-29日 | 4月20日-21日 | 5月21日 | 6月1日-2日 |
2018重庆公务员考试公告 | 3月22日 | 3月23日-28日 | 4月21日-22日 | 5月29日 | 6月9日-10日 |
2022重庆公务员考试成绩计算方式:
未组织专业科目考试、专业能力测试职位的报考者总成绩=(行政职业能力测验成绩+申论成绩)÷2×50%+面试成绩×50%。
公安机关人民警察执法勤务职位的报考者总成绩=(行政职业能力测验成绩×40%+申论成绩×30%+公安类专业科目成绩×30%)×50%+面试成绩×50%。
法院系统、检察机关职位的报考者总成绩=(行政职业能力测验成绩×40%+申论成绩×30%+法律基础知识成绩×30%)×50%+面试成绩×50%。
有专业能力测试职位的报考者总成绩=(行政职业能力测验成绩+申论成绩)÷2×50%+(面试成绩×70%+专业能力测试成绩×30%)×50%。
重庆华图整理提供2021重庆公务员考试最低合格分数线如下(仅供参考):
重庆市2021年度公开考试录用公务员笔试成绩合格分数线按照乡镇机关职位、公安人民警察执法勤务职位、法检系统职位、行政执法类职位和其他职位分别划定,具体情况如下:
(一)乡镇机关职位(即考试科目为《行政职业能力测验》和《申论2》的职位):一是艰苦边远地区基层职位笔试总成绩合格分数线为95分,二是普通职位笔试总成绩合格分数线为100分。
(二)公安人民警察执法勤务职位(即考试科目为《行政职业能力测验》、《申论1》和《公安类专业科目》的职位):笔试总成绩(折算后)合格分数线为45分,且《公安类专业科目》成绩(折算前)合格分数线为45分。
(三)法检系统职位(即考试科目为《行政职业能力测验》、《申论1》和《法律基础知识》的职位):笔试总成绩(折算后)合格分数线为50分。
(四)行政执法类职位(即考试科目为《行政职业能力测验》和《申论3》的职位):笔试总成绩合格分数线为95分。
(五)其他职位(即考试科目仅为《行政职业能力测验》和《申论1》的职位):一是公安人民警察法医、队医职位以及监狱戒毒人民警察狱医、所医职位笔试总成绩合格分数线为95分;二是其余职位笔试总成绩合格分数线为100分。
特别提醒:合格分数线仅是对参加考试人员的基本素质要求,各职位进入面试(体能测评、专业能力测试)的最低分数,按照相应职位笔试总成绩从高分到低分以面试(体能测评、专业能力测试)比例确定。
—— 重庆公务员面试备考 ——
2022重庆公务员面试热点:让基层成为教师摇篮和归属
今年两会期间,多个代表呼吁把更多优秀教师留在基层。代表们的共识可谓直击痛点。
虽然乡村教育设施连年大幅改善,越来越多的教师选择留在基层发展,但是,一些西部偏远地区仍然存在优秀教师引不来、留不下、被挖走的状况。解决基层尤其是西部边远地区的教育问题,不仅是乡村振兴的需要,也是百姓们的迫切期望。让优秀教师留在基层已成为各地发展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基层是磨练人才培养人才的重要摇篮。基层为各行各业的人才培养提供广阔舞台。近年来,以公务员队伍为先导,在选调生、驻村书记、援边干部等政策鼓励下,广大有志青年积极投身于基层工作,一批又一批的青年在基层磨练了品质,锻炼出一身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本领,成长为干事创业的坚实力量。这其中,教师队伍也不例外。特别是在边远地区,教育资源相对薄弱,教学体系更有赖于因地制宜的探索,基层教育与教学问题错综复杂,这都为年轻教师充分探索教育理念、大胆践行教育方法提供了更多可能和更广阔空间。
然而,人才的逆向流动离不开政策与资金的倾斜和支持。人才流动规律会让多数人想当然地认为,偏远地区的教师只要有更好的机会,就会选择离开。即便真如此,哪怕通过行政手段强加限制,终究也会“强扭的瓜不甜”。留人才,要留在心坎里。唯有激发内生动力,才能持续,才能人在心也在。事实上,每年都有不少高校毕业生主动放弃去大城市、机关单位的工作机会,自愿选择投身基层,扎根乡村,作一名乡村教师,在乡村教育的田野上成就人生价值与梦想。也正因此,回馈他们的热血与热情,不负他们的奉献与担当,把优秀教育人才留在基层,不让他们的事业追求与生存问题构成取一舍一的矛盾题,需要国家层面在政策设计和资金分配上以必要的支持,这其中,不限于编制保障、待遇提升等。同时,在微观层面,也要有常态化的举措,帮助乡村教师们通过定期交流、培训等,与东部发达地区的教学能力尽量保持同步。
事实上,近年来,各地除了不断加大对边远地区基础教育设施建设的投入外,也积极推进东西部间的教学援助、引进名校网络课堂、组织乡村教师进修等项目。在此基础上,一方面,东部地区的合作学校还需针对乡村教师们反映较多的“不解渴、一些教学法不可复制”等问题,思考有针对性的帮助措施,另一方面,地方教育部门也不能忽略基层教师梯队的持续建设问题。
把更多优秀教师留在基层,绝非一句口号,更非一个难以实现的妄想。唯有解决基层教师们的真正困难,基层才可能成为他们的归属。
(编辑:bailin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