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2-13 14:05:29 重庆华图 https://cq.huatu.com/ 文章来源:七一网
【导读】重庆华图为您提供:2025年重庆选调生考试招录600人笔试时间3月22日_重庆选调生考试,详细信息请阅读下文!重庆华图及时为您提供2025年重庆选调生考试公告、职位表、考试大纲等相关资讯。获取更多信息点击咨询(微信客服)。
附件:
6. 重庆市集中选调2025届应届优秀大学毕业生笔试办理减免考务费须知
>>>点击查看2025年重庆选调生考试公告<<<
【职位表文件+报考选岗指导+备考资料礼包+备考答疑】
一、2025重庆选调生考试报考职位查询
计划招录600名。各职位招录名额详见《重庆市集中选调2025届应届优秀大学毕业生职位表》(附件1),“双一流”建设高校名单详见附件2。
各区县(自治县)选调招录人数和有关专业要求详见《重庆市集中选调2025届应届优秀大学毕业生职位表》。考生结合自身实际确定拟报考职位。
>>>点击下载重庆选调职位表<<<
二、2025重庆选调生考试报考条件
(一)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且无国(境)外永久居留权。
(二)对党忠诚老实,有正确的政治立场和政治态度,深学笃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切实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拥护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甘于为国家和人民服务奉献,有志于从事党政工作。
(三)具备以下条件之一:①2025年3月前加入中国共产党(含中共预备党员);②优秀学生干部(获得过院系以上“优秀学生干部”等荣誉,或担任副班长以上学生干部);③获得过校级以上奖励;④具有参军入伍经历。
(四)全日制应届大学毕业生,学习成绩优良,作风朴实,诚实守信,吃苦耐劳,有较好的人际沟通和语言文字表达能力。毕业证和学位证须在2024年8月1日至2025年7月31日期间取得。
(五)年龄一般为18周岁以上,其中大学本科生不超过25周岁(1999年3月以后出生)、硕士研究生不超过28周岁(1996年3月以后出生)、博士研究生不超过32周岁(1992年3月以后出生),具有参军入伍经历的年龄可放宽2岁。
(六)身心健康,符合公务员录用体检要求。
(七)具备选调职位要求的其他资格条件。
(八)没有违法违纪违规行为、学术不端或道德品行问题,没有《公务员录用规定》规定的不得报考公务员的情形。
(九)法律规定的其他条件。
三、2025重庆选调生考试报名
1.提交报考申请。报考人员于2025年3月3日10:00至2025年3月7日17:00登录七一网(www.12371.gov.cn)“选调生考试报名系统”,点击“集中选调”提交报考申请。报考人员应仔细阅读选调职位资格条件,根据本人最高学历所学专业,参考《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2024年)》(附件3)、《研究生教育学科专业目录(2022年)》(附件4),慎重选择符合条件的一个职位报名。
>>>点击下载重庆选调职位表<<<
报名与考试时使用的本人有效身份证必须一致。报名时,报考人员应根据报名系统提示,认真仔细阅读诚信承诺书,并按要求如实、准确、完整填写报考信息的各项内容,上传本人近期清晰的免冠正面电子证件照片(蓝底或白底证件照,jpg格式,30kb以下),以及学校院系党组织和学校党委部门或就业部门签字盖章的《重庆市集中选调2025届应届优秀大学毕业生报名推荐表》(附件5,扫描或拍照后上传,内容完整清晰,jpg格式,300kb以下)。所有信息填报无误后,请单击“提交审核”按钮确认报考。
2.资格初审。由重庆市各区县(自治县)党委组织部根据报考人员提交的报考信息,原则上在报考人员报名后2日内完成初审。各区县(自治县)党委组织部对符合报考条件的,不得拒绝报名;对审查不合格的,应向报考人员说明理由。
3.查询初审结果。报考人员完整填报报名信息后2日内登录七一网“选调生考试报名系统”查询是否通过资格初审。资格初审通过后,报考信息不能更改。报考人员如因信息填报错误未通过资格初审的,可于2025年3月9日17:00前,重新修改提交报名信息。资格初审不合格的,不能参加考试。报考人员如对资格初审结果有疑问,可电话咨询报考区县(自治县)党委组织部。
4.网上缴费。报考人员资格初审合格后,须在2025年3月10日17:00前完成网上缴费(根据渝发改收费〔2022〕156号文件规定,考务费标准为每科50元,两科合计100元)。网上缴费后请登录七一网“选调生考试报名系统”确认是否缴费成功,如缴费未成功,请及时与重庆市人事考试中心联系。网上报名后未在规定时间内缴费的,视为自动放弃报考。最低生活保障家庭报考者可减免考务费(采取先交后退方式),请符合条件的报考人员于3月17日9:00至3月19日9:00办理减免考务费手续。逾期未办理者,不再减免考务费。
5.打印准考证。资格初审合格的报考人员于2025年3月18日10:00至3月22日9:30,登录七一网“选调生考试报名系统”,点击“集中选调”下载打印准考证(用A4纸打印,保证字迹、照片清晰)。逾期未打印准考证影响参加考试的责任自负。准考证是报考人员参加笔试、面试和资格复审的必备证件,请务必妥善保管。
四、2025重庆选调生考试报名
笔试时间初步定于2025年3月22日,在重庆市主城区统一设置考点(具体时间、地点详见准考证)。笔试科目为《行政职业能力测验》《申论》,每科分值100分,主要测试报考人员的政治理论水平、履职基本能力等综合素质,特别是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导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参加考试时,考生必须同时携带本人准考证和有效身份证。笔试成绩可于2025年4月上旬登录七一网“选调生考试报名系统”查询。
笔试合格分数线由中共重庆市委组织部划定。在笔试成绩合格人员中,分别按与各职位招录指标3:1的比例,按笔试成绩由高到低次序确定面试人员,如最后一名成绩并列,则并列人员同时进入面试。如报考同一职位的笔试合格人员与招录指标比例未达到3:1的,则笔试合格人员全部进入面试。
2025年重庆选调生考试招录600人公告已发布,为帮助考生朋友们尽快了解重庆选调生考试公告详情,重庆人事考试网特为大家提前整理了2025重庆选调生公告信息汇总,方便大家查看。另外重庆华图小编还提供了重庆选调生职位表、报名入口、准考证打印入口等内容,祝大家考试顺利!
2025重庆选调生考试信息汇总 | |
考试公告 | 2025重庆选调生考试公告 |
报考条件 | 2025重庆选调生考试报考条件 |
职位表 | 2025重庆选调生考试职位表下载 |
专业参考目录 | 2025重庆选调生考试专业参考目录 |
考试大纲 | 2025重庆选调生考试大纲 |
双一流高校名单 | 2025年重庆选调生考试双一流高校名单 |
报名推荐表 | 2025重庆选调生报名推荐表 |
报名入口 | 2025重庆选调生考试报名入口(3月3日-3月7日) |
报名统计 | 2025重庆选调生考试报名统计汇总 |
准考证打印入口 | 2025重庆选调生考试准考证打印入口(3月18日-3月22日) |
成绩查询入口 | 2025重庆选调生考试成绩查询入口(4月上旬) |
入面分数线 | 历年重庆选调生入面分数线 |
笔试内容 | 2025重庆选调生考试笔试内容(3月22日) |
面试内容 | 2025重庆选调生考试面试内容(4月15日) |
笔试课程 | 2025重庆选调生考试辅导课程 |
——2025重庆选调生备考——
重庆选调生考试常识备考:详谈我国古代婚姻制度
我国古代婚姻制度制度的基本原则主要形成于西周时期,西周的婚姻制度受礼的影响体现了宗法礼教对家庭的影响,维护了男尊女卑的等级观念。
西周时期婚姻家庭制度已经较为完备,而在西周时期形成的婚姻基本原则对之后几千年的封建社会各朝代的婚姻制度都有深刻的影响。后经汉唐宋明清演变形成了受儒家思想影响特有的婚姻制度。
我国古代的婚姻制度有以下几个基本原则:一夫一妻制、同姓不婚、父母之命媒妁之言,适婚年龄的规定。
“明代”婚礼
一、婚姻制度的基本原则
(一)一夫一妻制
由于我国古代婚姻制度形成的时候深受宗法制度的影响,所以并不像成语“三妻四妾”和电视剧中演的那样,而是严格的执行一夫一妻制,即一个男性只能有一个嫡妻,这是因为宗法制十分重视嫡庶之别。
嫡庶无别,嫡长子继承宗祧和爵位的原则就无法维持,势必导致整个宗法的混乱。然而,在中国几千年的一夫一妻制中,一夫多妻被以不同名分的妻、妾形式保留下来并加以发展,其目的在于确立妻、妾在家庭内的尊卑地位以维护家庭秩序。所以,准确地说一夫一妻制在我国古代应该是一夫一妻多妾制。
(二)同姓不婚
西周周公制礼,为了规范血缘宗法的有序传承规定的同姓不婚的原则,人不娶同姓女除了是为了壮大家族力量外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出于家庭伦理的考量。当时的人认为同姓女也是传于祖先遗体,娶同姓女为妻就是亵渎祖先,因此娶同姓女为妻是有悖人伦形同禽兽的作法,有违孝道和宗法因此要被禁止。
(三)父母之命、媒妁之言
周礼规定男不亲求,女不亲许,一般是男方主动请媒人提亲。孟子也指出:不待父母之命,媒妁之言,钻空隙相窥,逾墙相从,则父母国人皆贱之。
不奉父母之命,没有媒证的婚姻,社会是不承认的,该女子的地位只能比同于媵妾。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是婚姻关系成立的前提条件,反映了古代社会家长制度和包办婚姻的价值观,这一观念至今在我国依旧有很大的影响。
(四)适婚年龄的规定
史料记载
先秦令:男三十而娶,女二十而嫁;
战国齐桓公令:男三十,女十五;
战国越王勾践令:男二十,女十七;
汉惠帝令:女十五;
晋武帝令:女十七。
北周武帝令:男十五,女十三;
唐太宗贞观令:男二十,女十五;
唐玄宗开元令:男十五,女十三;
宋仁宗天圣令:男十五,女十三;
宋宁宗嘉定令:男十六,女十四;
宋司马光《书仪》:男十六,女十四;
明太祖洪武令:男十六,女十四;
清《大清通礼》:男十六,女十四。
相对于今天的结婚年龄来说,中国古代的婚龄普遍较早,中国古代是个农业社会,地广人稀,为鼓励人口增殖,历来是提倡早婚早育,并以此作为增加生产,提供兵员的重要手段,而且早婚是法律的强制性规定,采用加赋的手段惩罚,而且要罪及父母,甚至动用极刑。
二、结婚的程序要件
“三书六礼”是中国的传统婚姻习俗礼仪。“三书”指在“六礼”过程中所用的文书,包括聘书、礼书和迎书。“六礼”是指由求婚至完婚的整个结婚过程。“六礼”即六个礼法,指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和亲迎。
“三书”是结婚过程中所用的文书,可以说是古时保障婚姻的有效文字记录。分别指:聘书:即订亲之文书。在纳吉(男女订立婚约)时,男家交予女家之书柬;礼书:即在过大礼时所用的文书,列明过大礼的物品和数量;迎书:即迎娶新娘之文书。是亲迎接新娘过门时,男方送给女方的文书。
六礼是结婚的法定程序
六礼程序是礼治社会下的产物,从西周开始确立,在中国古代婚姻史上影响深远,以后各朝一直传袭下来。经过六礼的程序之后,婚姻成立。汉唐以来在法律上规定聘娶是婚姻成立的唯一方式,成为我国盛行几千年的结婚方式。
据史料《白虎通》记载:“婚者,谓黄昏时行礼,故曰婚”。古代一直有“上午接亲,晚上拜堂”的说法,中国古代迎娶新娘都是在黄昏以后。“结婚与黄昏”中“婚、昏”同音,也是古代人在晚上结婚的例证,说明女人在黄昏结婚后改变了自己的姓氏。
三、离婚制度
(一)七出、三不去
解除婚姻关系的大权掌握在男子手中,称为:“出妻”、“休妻”。周礼规定,丈夫可以以七条理由休妻妻子故而得“七出”之名。
“七出”指的是:不顺父母、无子、淫、妒、有恶疾、多言、窃盗。
第一、“不顺父母”:亦即妻子不孝顺丈夫的父母;
第二、“无子”:亦即妻子生不出儿子来,理由是“绝嗣”,在传统中国,家族的延续被认为是婚姻最重要的目的,因此妻子无法生出儿子来便使得这段婚姻失去意义;
第三、“淫”:败坏道德、破坏伦常。亦即妻子与丈夫之外的男性发生性关系,理由是“乱族”;
第四、“妒”:指妻子好忌妒。理由是“乱家”,亦即认为妻子的凶悍忌妒会造成家庭不和;
第五、“有恶疾”:指妻子患了严重的疾病;
第六、“口多言”:指妻子太多话或说别人闲话。理由是“离亲”;
第七、“窃盗”:即偷东西。理由是“反义”,即不合乎应守的规矩。
三不去:“有所取无所归”“与更三年丧”“前贫贱后富贵”。
第一是指结婚时女方父母健在,休妻时已去世,原来的大家庭已不存在,休妻等于是无家可归;
第二是和丈夫一起为父亲或母亲守孝三年的不能被休;
第三是丈夫娶妻的时候贫贱,后来富贵了。
“三不去”是作为“七出”规定的补充规范,但指出“恶疾及奸者不在此列”。也就是说,妻子若符合“七出”中的“有恶疾”及“淫”两项,则不在“三不去”的保障范围之内。
另外,若有义绝(婚姻双方家族之间的“伦理之义”已经断绝,包括夫妻分别对对方一定范围内的亲属实施了殴伤行为或夫妻双方一定范围内的亲属之间发生了殴伤行为,妻子犯奸和意欲谋杀丈夫,即使此时夫妻之间感情尚可也必须强制离婚,否则予以处罚)的情形,法律规定双方必须离婚,则“三不去”亦没有保障。
(二)和离
古代离婚制度包括"休妻"和"和离",而和离指按照以和为贵的原则,夫妻双方和议后离婚,而不单纯是丈夫的一纸休妻.“和离”始见于唐代《唐律.户婚》,在“诸犯义绝者离之”条后规定:“若夫妻不相安谐而和离者不坐(问罪)。”和离需由丈夫签“放妻书”。后代循唐例,也称“和离”为“两愿离婚”,并为近代法律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