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中央、国家机关公务员考试申论模拟试卷
2009-11-25 13:02 重庆公务员考试网 http://cq.huatu.com/ 作者:重庆华图 来源:华图教育
模拟题一:2010年中央、国家机关公务员考试申论模拟试卷
一、注意事项
1.本试卷由给定资料与作答要求两部分构成。考试时限为150分钟。其中,阅读给定资料参考时限为40分钟,作答参考时限为110分钟。满分100分。
2.请在答题卡上指定的位置填写自己的姓名、报考部门、填涂准考证号。考生应在答题卡指定的位置作答,未在指定位置作答的,不得分。
3.监考人员宣布考试结束时,考生应该立即停止作答,将试卷、答题卡和草稿纸都留在桌上,待监考人员允许离开后,方可离开。
二、给定资料
1. 为了解国际金融危机背景下外出农民工就业、流动和社会保障状况,2009年6月,国家统计局和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联合开展了外出农民工就业和社会保障情况调查。
调查显示:二季度末全国农村外出务工劳动力15097万人,比一季度末增加378万人,增长2.6%。外出农民工以已婚、青年男性为主,多数文化程度在初中及以上水平。按输出地来分,来自东部、中部和西部地区外出农民工比重分别为29.6%、37.6%和32.8%。按输入地分,东部地区吸纳外出农民工占外出农民工总数的66.7%,中部地区占14.7%,西部地区占18.2%。截至6月底,15097万外出农民工中绝大多数已找到工作,只有不超过3%的农民工还在寻找工作,总人数在420万左右。
外出农民工以从事制造业和建筑业为主。从事制造业的农民工占37.9%,建筑业占18.3%,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业占11.7%,住宿和餐饮行业占8.1%,批发和零售贸易业占7.5%,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占5.6%。绝大多数外出农民工经老乡亲友的介绍或带领外出务工。
84%的农民工认为参加技能培训对找工作有帮助,但是仍有六成外出农民工没有参加职业技能培训,培训信息和培训费用是制约农民工参加技能培训的主因。
据调查:暂未就业农民工中,28.7%是由于“收入低,主动辞去工作”,接近50%是由于“刚出来打工,还没有找到工作”或“企业关停、裁员”而暂无工作。
从暂未就业农民工生活状况看,农民工维持生活的固定支出月人均766元。其中,82.7%用于住宿和食品支出。七成未就业农民工目前生活来源是“以前打工积攒下来的”。从暂未就业农民工最近的打算看,近一半的未就业农民工选择继续留在目前所在城市,10%左右的未就业农民工准备回农村老家。
调查显示:全国外出农民工参加社会保险整体水平不高,东部地区高于中、西部地区。截至6月底,外出农民工参加养老保险人数为2380万人,参加医疗保险人数为4153万人,参加失业保险人数为1518万人,参加工伤保险人数为5054万人。
2. 和逐渐回升的经济数据几乎同步,沿海地区的“民工荒”正在加剧。浙江省人力资源市场7月供求报告显示,企业需求总人数60.3万人,求职总人数35.4万人,用工缺口达25万人。深圳市4月用工缺口2.3万人,到6月份用工缺口超过6万人。这么多空缺的工作机会等着大家,农民工们愿不愿意再次出门呢?央视《经济半小时》对此进行了调查和分析。
“现在全国各地好像都在缺人,广东缺,浙江缺,上海缺,苏州缺,天津也缺,那人都到哪去了?”——企业人事经理们的感叹,让人恍惚以为传说中的“刘易斯拐点”已经到来,一个劳动力日渐稀缺的格局正在形成。可是,又有很多报道在强调,找不到满意工作的民工依然很多,而一些紧俏的工厂从来都不担心招不到工人。两相对照,也许不难发现问题的本质:眼下真正呈现的不是“民工荒”,而是“廉价劳动力荒”。
3. 久违的“民工荒”一词近期又大量重现于媒体之上。与往年不同的是,今年的民工荒现象获得了一些经济学家的好评,因为他们从中嗅到了经济回暖的气息。但企业家们却很是犯愁:没有工人生产,又如何能感受这股暖意?
央视“经济半小时”节目的新闻调查显示,全国发达地区与大中城市都在闹民工荒。连劳务输出大省四川的一些城市,也是劳动力紧缺。那人都到哪去了?新闻给出了答案:农民工大多回农村了,有的在发展农业产业化,有的在家乡小企业上班。
这个变化颇耐人寻味。为什么会出现这种“城乡劳动力倒挂”现象?媒体某评论员认为根本原因并不是什么“经济回暖”和“产业结构调整”,而是农民工们留在家乡心不慌,有踏实感。如大家所知,始于去年的金融危机造成了空前的“民工慌”现象。企业裁员、减薪、欠薪成了一段时期内农民工最为焦虑的事情。在那个困难时期,有多少企业考虑过农民工们的难处呢?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倒是有一家中山的制衣厂,工厂关门时,老板发放了足额的工资与补偿金,并与员工们相约东山再起。员工们含泪告别老板时说:“您再开厂时我们还到您的厂里打工。”这个新鲜事儿一度引发媒体热议。可以想见,这间工厂复产后,一定不存在民工荒。但现实中,有多少个企业像这个制衣厂老板那样,做到了让“民工不慌”?
4. 所谓“民工荒”只是一个纯粹站在企业视角说话的伪问题。至少在当前,中国依然不会缺少劳动力。一味炒作“民工荒”概念,不仅是对公众的一种误导,对广大的农民工群体而言也非常不公。所谓“民工荒”,本质不过是工人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企业待遇之间的矛盾。
一个始终以廉价劳动力著称的经济体是没有前途的,一个始终依靠廉价劳动力默默奉献而保持高速发展的经济体是失衡且不可持续的。劳动力还是那么多,为什么有的企业会招不到人?关键的原因在于,廉价工资的吸引力减小了,农民工的选择更多了:家乡有了长足发展,就近就业成为可能;西部有了长足发展,西部就业成为选择的一种;创业更为便捷,创业型就业日趋热门;农业上有了奔头,重回农业本行不再是纯粹的无奈……因为农民工选择的多样化和理性化而出现的“廉价劳动力荒”,既是社会进步的应有表现,更是经济均衡发展的必然要求。
劳动力回报率过低,资本回报率过高,劳动力与资本的回报率严重失衡,长期以来一直是中国经济存在的一个弊端。有经济学家表示,投资过快、顺差过大、人民币升值、流动性增加、房价上涨过快、高污染高耗能等社会经济问题都可以从这个失衡上得到解释。因此,一旦劳动力价格处于一个上升周期,则很多没有核心竞争力的企业,特别是那些仍紧抱落后产能的企业,难免会受到冲击。与之相对应的则是,劳动力价格的提高必然反馈为国内消费需求的增强,国内消费市场日见起色,会给很多准确把握市场动向的企业带来无穷机会。农民工收入之所以会出现“在沿海一带减少,在内地省份增加;在外向型企业减少,在内需型企业增加”,并不是没有原因的。
5. 事实上,“民工慌”在金融危机之前就已经广泛存在,这在劳动力充足时期表现更甚。出于对“人口红利”的垂涎,国内外一些投资者一度将内地廉价劳动力当成降低生产成本、实现利润最大化的主要选项。而一些地方政府在这个问题上,也没有表现出足够的“以人为本”的情怀,重企业轻工人思维挥之不去。
农民工主要忧虑在于,企业欠薪、违法解雇等现象得不到根治。政府职能部门在处理相关投诉时,执法不严、执法不力,使得不少企业侵犯职工权利有恃无恐。
另一方面,则在于企业和地方政府没有很好地重视农民工们的福利待遇。子女教育、社会保障、住房等问题,始终是农民工的心病。由于城乡二元户籍壁垒的存在,农民工们哪怕为城市工作一生,也始终是一个“暂住者”。更别说像当地市民一样有资格申请廉租房与经适房、子女有资格进入公办学校享受平等教育了。甚至至今,我们也没有听说有哪些大型企业出钱专门为本单位农民工们建一所子弟学校。
6. 南宁市西乡塘区万秀村是一个流动人口密集的城中村,记者在这里见到了正在摆水果摊的吴国泰和他的小女儿。1996年,吴国泰和妻子从玉林市陆川县来到南宁市打工,3个孩子相继在这里出生。如今,他们一家五口人在万秀村租住一间十几平方米的屋子,靠打零工和摆水果摊为生。
“我的3个小孩都在一所民办小学读书,每人每学期要600多元的费用,我卖一天水果才挣30多元钱。除了生活费,挣的钱都花在小孩读书上了……”吴国泰说。
吴国泰也很想让孩子到附近的公办学校万秀小学读书,但按照规定他需要出示六份相关证件,即家庭户口簿、父母双方身份证、父母双方在南宁市的暂住证、父母双方在南宁市居住的证明、父母双方务工就业证明、父母户籍所在地乡(镇)以上计生部门出具的全国统一《流动人口婚育证明》。由于吴国泰平时只能打散工,临时的水果摊也没有工商营业执照,他拿不出务工就业证明,始终凑不齐这六证,3个孩子也只能到民办学校读书。他说,在万秀村有很多这样的农民工家庭。
记者在万秀村附近的东方教育集团星星学校了解到,这所民办学校有大量的农民工随迁子女,他们由于种种原因无法进入公办学校读书。
7. 记者从南宁市教育局了解到,今年南宁市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入学安置工作已基本结束,开学统计数据显示,南宁市城区新增农民工随迁子女中,仅入读小学一年级和初中一年级的就有6300人。
近年来,南宁市教育局协同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市财政局等单位,按照“以流入地政府管理为主,以公办学校为主”的管理原则,安置农民工子女就近入学。然而,随着这些学生人数的增加,城市教育“僧多粥少”的矛盾开始显现。“城市教育资源紧张,加之有些农民工聚集的地方学校数量少,公办学校无法完全容纳农民工子女入学。”南宁市教育局基础教育科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工作人员说。
这位工作人员介绍说,现在的农民工普遍重视子女教育,几年前农民工在城市安置子女入学,大多是为了方便照顾孩子,现在相当一部分农民工就是为了让孩子在城市接受教育才出来打工的。在学校的选择上,一些农民工也不愿就近入学,而是千方百计希望孩子能进入教学质量相对较好的学校。
“还有一部分农民工拿着齐备的证件安排了子女就读,可是第二年后又到别的地方打工了,孩子还留在原学校读书。理论上讲这些学生已不具备继续就读的资格,但学校不可能赶他们走。这样一来,就使得教育资源更加紧张,另外一些具备条件的农民工子女进不来。”这位工作人员介绍。
8. 23岁的李芙蓉来自湖南衡阳,到广东打工已经几年了,打扮入时的她如今已看不出一丝来自农村的影子。在与记者的交谈中,李芙蓉会不时谈起对时下经济形势和劳资纠纷的一些看法,也会跟记者讲起所在城市发生的新闻,但对家乡的事却明显十分淡漠。李芙蓉告诉记者,虽然早已过了18岁,但她从来没有参加过一次村里的选举。“因为我觉得无论谁当村主任,都不会给我带来什么改变,反正我已经不打算回老家了。”
李芙蓉的想法代表着大多数新生代农民工对政治参与的态度。湖南省社科院人口所最近一项针对湘、粤两省农民工群体的问卷调查表明,新生代农民工政治的关注度比上一代明显提高,但呈现出明显的地域选择性。他们关注政治更多地集中在所在城市和自身的权益保护方面。在调查的1256名农民工中,对国家大事表示“关注”和“非常关注”的占74.7%,这说明新生代农民工对政治的关注度明显提升。但同时,只有21.6%的农民工参加过老家最近一次的村委会选举,参加过打工地所在城市社区居委会选举的农民工仅占5%。对家乡村干部选举表示“无所谓”或“不想当”的接近半数。
农民工问题专家、湖南省社科院副研究员邓秀华说,从调查的情况来看,新生代农民工的政治关注程度虽然远较上一辈强烈,但政治参与行为并不令人乐观,他们的政治参与状况深深地烙上了城乡二元体制的印迹。村民自治和村委会选举是农民工参政的主要渠道,但是他们远离家乡、信息不通,参与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不高;而城市尽管与农民工利益有着直接关联,但由于制度安排无法参与城市公共事务的管理,无法表达和维护自身利益。在二元结构下,农民工的政治权利实际上处于一种“悬空”状态。
9. 深圳当代社会观察研究所刘开明博士认为,既无法参加农村政治生活又不能融入城市政治生活,使新生代农民工成为事实上的“政治边缘人”。刘开明说,农民工的“政治性贫困”主要缘于目前的体制。由于农民工缺乏话语权,许多政府部门制定政策时很少考虑他们,缺乏为他们提供相关公共服务的意愿和职能,也导致农民工群体对政治的疏离感,加剧了城市社会对农民工的排斥,阻碍了他们的政治参与,进一步弱化了他们在就业市场上的竞争地位和维护合法权益的能力。
记者调查中发现,缺乏组织依托是阻碍农民工政治参与的最大障碍。针对湘、粤两地农民工的专项调查表明,只有21.5%的农民工所在单位成立了党、团组织;农民工所在单位或社区成立工会的比例只有16.2%,专门代表农民工权益的组织几乎没有;75.6%的农民工没有参加任何打工地组织,参加过所在单位民主管理活动的农民工也仅占12.9%。
在仅有的少数能代表农民工权益的组织中,能发挥作用的很少。据记者对珠三角地区新生代农民工的调查,他们中大部分人认为工会在维护劳动权利方面“没有发挥作用”或“作用不大”。来自广西横县的农民工黄泽强15岁就出来打工,已经在广州番禺的10多家企业打过工。黄泽强认为,企业工会大都在老板的控制下,根本说不上话,当劳资双方有纠纷时,工会经常会站在工人的对立面,帮老板说话。去年发生金融危机后,就有一些工会的负责人出来“劝说”工人“自动离职”。
刘开明说,由于在城里既没有选举权又缺乏自我组织的能力和利益代言人,农民工的真实声音很难发出来。而一些媒体反映的农民工形象常常是被扭曲的,很多人把他们看成“盲流”,甚至是社会治安恶化的根源,他们的各种利益主张和需求也因此受到严重挤压。
10. 国务院日前出台了新农保试点指导意见,根据这份意见,养老金待遇由基础养老金和个人账户养老金组成,支付终身。中央确定的基础养老金标准为每人每月55元,地方可以根据实际情况提高基础养老金标准。
一直就已经传出消息的农村新型养老保险,终于落地成音了。看到这里,让人不由得为多年来,依靠土地保障和养儿防老的农民们,整日里面朝黄土背朝天、游离于城市农村边缘的农民们,长舒了一口气,甚感欣慰,欢欣鼓舞。我们国家最大的一个群体,也是最苦的一个群体,终于开始要进入到社会保障的大体系了,终于也能在老了之后象城里人一样,可以领“工资”了。尽管刚刚开始领的“工资”标准还远不如城里,但只要开了头,事情是可以发展的,标准是可以提高的,以后的日子会越来越好。这不,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也在逐年提高标准吗?
尽管这些年各种各样的补贴、低保惠及了不少农民,可养老问题却是在解决农民们的后顾之忧,是社会的稳定器,此番动作将功不可没,燿千秋。
三、作答要求
(一)请对资料1,写一摘要,加上标题。(20分)
要求:紧扣材料,语言简练,内容全面,不超过150字。
(二)请根据资料2-7,分析“民工荒”的成因。(20分)
要求:观点明确,分析恰当,条理清楚,不超过250字。
(三)请根据资料8-9,新生代农民工出现的“参政”诉求,提出拓宽农民工政治参与渠道的工作建议。(20分)
要求:对策切实可行,有针对性,不超过250字。
(四)请根据资料,以“让农民工不慌才能根治农民工荒”为题,撰写一篇议论文。(40分)
要求:(1)分析恰当,论证翔实,结构完整,语言生动流畅。
(2)1000-1200字。
模拟题二:2010年中央、国家机关公务员考试申论模拟试卷
一、注意事项
1.本试卷由给定资料与作答要求两部分构成。考试时限为150分钟。其中,阅读给定资料参考时限为40分钟,作答参考时限为110分钟。满分100分。
2请在答题卡上指定的位置填写自己的姓名、报考部门、填涂准考证号。考生应在答题卡指定的位置作答,未在指定位置作答的,不得分。
3.监考人员宣布考试结束时,考生应该立即停止作答,将试卷、答题卡和草稿纸都留在桌上,待监考人员允许离开后,方可离开。
二、给定资料
1.据新华社报道,国家新出台的《文化产业振兴规划》中提出,要“不断适应城乡居民消费结构新变化和审美新需求,创新文化产品和服务,扩大文化消费”。文化消费,这个词从陌生到现在为人所津津乐道,对它的挖掘、培育用了整整60年时间。
2.许多上了年纪的老人不会否认,文化产品在新中国成立之初是一种“稀缺资源”。无论城乡,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没人注意到文化是一种消费,多数人的文化生活仅仅局限于节日、会议和一些纪念、庆典类的演出。
杭州市老戏迷周伟金回忆说,在60年代,能看到一场戏很不容易。当时戏院的火爆程度就如同现在明星演唱会,没有空调的剧场人挤人、人挨人,常常出现观众或演员中暑的事情。即使这样,如果遇到名角来演出,不通宵排队是买不到票的。农村文化产品更是单一,看电影几乎是唯一的娱乐“放电影时,人们早早就搬凳子占好位置,树上与墙头站的全是人,有的大人把孩子举过头顶,看不到银幕正面就看反面。”浙江台州市59岁的电影放映员陈云林说。
在机关工作的郑融说,自己从小在部队长大,半个月可以看上一次电影。“当看到现实中的人物在一张白色的幕布上活动,那种感觉很神奇,同学们很羡慕我。”郑融记得,小学的时候,母亲为她买了一本当时最流行的儿童读物《红小兵》,结果成为同学们争抢的对象,被传看一圈再回到自己手里时,书几乎被翻烂了。现在的郑融为上初中的孩子订阅了4种期刊,平均一个月要带孩子看两场电影,除夕夜听新年音乐会在近两年也成为全家的选择。
从一群学生抢看一本书到一个学生订阅4种期刊,郑融家的这个跨越并不是一蹴而就的。改革开放为上世纪90年代的中国人带来了舞厅、游戏机厅、卡拉OK,让百姓真正体验到了“夜生活”的丰富多彩,两、三元一首的卡拉OK歌曲让许多人印象深刻。
进入21世纪,文化体制改革极大地释放了文化作为一种产业的活力。从电影制片厂到出版集团,从报社、电视台到文艺院团,整个社会的文化产品数量快速增长,产品供给极大丰富。2005年以来,每年新出的长篇小说达上千部。2006年,全国共新排演剧目3000多个,其中新创作并首演的剧目达千部以上。我国电视剧年产量连续多年稳居世界第一,影视动漫由2003年的1万多分钟倍增至2008年的13万多分钟。
3.有研究人员指出,如果把新中国文化消费的60年划分一下的话,在新中国成立后的头30年,文化几乎完全成为政治层面的晴雨表。
“如果当时文化也属于一种消费的话,消费者没有选择,因为当时文化产品更多地体现出其‘一元化’的色彩。”北京一位上了年纪的老记者说。以图书出版为例,新中国成立后二三十年间,给读者留下深刻印象的书相当集中,种类也非常单调。
同样是图书出版,进入上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为起点的后30年,消费市场出现了巨大变化。先是以革命传统教育为内容的图书逐渐被一些“新潮”的文学作品取代;上世纪90年代后,各种专业书籍和实用类图书的影响力迅速上升,一些宗教、传记类书籍都曾流行一时;包括互联网文学在内的网络文化则从某种程度上主导了近几年的阅读市场。现在,“书荒”已成为被人们淡忘的历史,让消费者发愁的是面对书架上琳琅满目的书籍而难以作出选择。
“文化的选择从单一到多元,背后是社会的进步与包容。”浙江省委党校研究人员吴锦良说,“因此,我国的广大百姓同60年、30年前相比,正拥有越来越充分的文化消费主导权,计划性的文化产品供应与服务早已成为历史。”
4. 进入上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市场化进程的推进,文化市场出现了日益严重的高消费现象:上千元的票价让普通百姓无法跨进这道消费门槛;“高端消费”和“公款消费”成为市场的消费主力。
北京现代舞团总监张长城说,这种靠少部分观众支撑市场的现象,不会形成长期、稳定、广泛的文化消费群体。“高消费的结果是放弃更多普通消费者,这样的市场令人担忧。即使公务员或都市白领这样收入稳定的群体,也不会把看演出作为经常性的文化活动,而主要靠单位集体买票或赠票”。
北京市文化部门一年前就注意到了演出票价过高的问题,有的大型剧院演出票价近2000元。“这两年,从政府到演出单位都采取各种办法降低票价,繁荣市场。”北京演出行业协会秘书长杨红斌说。北京市文化局推出“周末场演出计划”,通过政府补贴的方式鼓励剧团到郊区县演出,吸引众多剧团的参与。2008年共演出717场,观众近35万人次。京郊的群众只需花10元或15元,就可以到剧场欣赏到专业表演团体的精彩演出。
文化部与财政部共同组织实施了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还为基层剧团配备了近千辆流动舞台车,以便更多偏远地区的群众能看上精彩的演出。一些城市与农村中,文化部门恢复了在广场、社区等露天场所的电影放映。
在政府的引导下,一些演出场所也推出低票价演出,把“阳春白雪”送进寻常百姓家。北京市的中山公园音乐堂“打开音乐之门”系列演出,就坚持10元到100元的低票价,在青少年中普及古典音乐,受到小观众与家长好评,暑期音乐会门票常常演出前一周就告罄。
5. 不久前,国务院常务会议讨论并通过了《文化产业振兴规划》,将文化产业提升到了国家战略的层次。会议指出,加快振兴文化产业,对于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多层次、多方面精神文化需求,扩大内需特别是居民文化消费,具有重要意义。
参照国际经验,一般认为,现阶段我国文化消费支出总量应该在4万亿元以上。不过,目前实际只有不到8000亿元,这意味着我国居民文化消费潜力远未得到释放。
那么,文化产业发展面临着哪些问题?居民文化消费还存在着哪些制约因素?未来我国文化产业和文化事业的发展方向何在?
由《人民论坛》杂志和本版在全国范围内开展的“中国居民文化消费倾向千人问卷调查”日前结束。调查在东、中、西部大城市、中小城市、乡镇广泛展开,除此之外,还针对高端服务行业、工程技术行业、公务员、事业单位、各地高校等做了行业群体调查,另外,还与人民论坛网、人民网、新浪网合作,开展了网络调查。截至2009年8月20日,共收回有效纸质问卷1071份,有效网络问卷5372份,共计收回有效问卷6443份。
6. “居民最喜欢的文化消费是什么?”
“逾六成居民最爱看电视、上网”
在对“以下文化休闲消费形式中,您更喜欢?”这一问题的回答中,“看电视”以62.6%的支持率位居第一,“上网”则以61.5%紧随其后。47.5%的受访者选择“阅读书报杂志”,“看电影”和“旅行”亦获得了接近四成的支持率。调查结果表明,相较于其它文化休闲方式,看电视和上网在居民日常生活中的优势地位较为明显。北京市统计局今年3月发布的《北京市居民时间利用情况调查报告》中称,看电视和上网占用了北京城乡居民主要的业余时间。值得关注的是,在大城市高收入年轻人群受访者中,“上网”的支持率超过八成,表明大学生、年轻白领群体对网络的高度依赖。
“哪些文化消费场所应当加强建设?”
“逾七成居民选择书店、图书馆”
在回答“以下选项中,您认为哪些文化消费场所应当加强建设?”时,73.9%的受访者认为应着重加强“书店、图书馆、社区讲座场所”建设,超过排名第二的“剧院、音乐厅、娱乐场所”近20个百分点;而对于“以下选项中,哪些场所是利用率不高,群众参与热情一般的?”这一问题,选择“书店、图书馆、社区讲座场所”的仅两成多。对于以上两个问题的回答,各地区、各行业、各个收入群体的结果较为一致。调查结果还显示,45.9%的受访者对“(日常生活圈)周边能找到更多合适的文化设施或场所”怀有极大期待。
“阻碍文化消费的因素是什么?”
“61.4%认为“过于昂贵”
在选择阻碍自身“进行文化产品消费的主要因素”时,61.4%的受访者认为“生活压力大,文化消费过于昂贵”是最大障碍;选择“工作或学习任务重,没有时间”和“周边缺乏合适的文化设施或场所”的分别占49.4%和55.3%;仅10.4%的受访者选择了“确实没什么兴趣”。在被问及“一部您想看的电影,在票价不高于多少时,您会接受买票去电影院看?”时,54.3%的受访者选择“30元”,24.1%的受访者选择“50元”,9.4%的受访者选择“80元”,选择高于80元的受访者寥寥。同样的问题,当问题中的目标消费品变成“一本您非常喜欢的书”,“一场您很想看的文艺演出”时,多数受访者的选择亦集中于较低价位。在被问及对文化产业未来发展的期待时,52.5%的受访者表示最希望“电影票、演出票、书价等能再低一些”。
“文化消费的支出比重是多少?”
东部与西部受访者选择呈明显差异。调查显示,居民文化消费理念、层次、方式,在不同地域有着较大差异。仅以东部乡镇和西部乡镇为例,在回答“您的月平均收入中,用来进行文化产品消费的份额一般占多少?”时,仅15.7%的东部乡镇受访者选择“1.0%以下”,而做同样选择的西部乡镇受访者占56.0%;根据统计结果,月平均收入中用于进行文化产品消费份额高于5.0%的东部乡镇受访者占38.3%,而西部乡镇受访者中这一比例仅为11.0%。在选择自己喜欢的文化休闲消费方式时,东部乡镇受访者的选项遍及读书、看电影、观看文艺演出、博物馆以及旅行等各个领域,而西部乡镇受访者的回答在“看电视”和“上网”两项上高度集中。考虑到西部乡镇居民的月平均收入远低于东部乡镇,东、西部乡镇居民实际日常文化消费额度的差距无疑是相当大的。
另外,认为“周边缺乏合适的文化设施或场所”是阻碍自身进行文化消费主要因素的,西部乡镇受访者占近七成,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我国文化产业、文化事业发展的地区间不平衡。
7.文化消费的门槛为何居高不下?如何真正调动居民文化消费的积极性,完善并培育健康的文化市场?《人民日报》记者采访了文化部文化产业司司长刘玉珠和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副院长郑风田教授、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院长尹鸿教授,试图寻找某些可借鉴的路径和“药方”。
“虽然物质产品已经相当丰富了,但我国城乡居民的文化消费还很滞后。”关于中国居民文化消费的整体现状,郑风田教授这样判断。“一个国家的文化发展与它的经济社会发展是紧密相连的,但从某种程度上讲,文化发展与经济发展相比又会有一定的滞后性。”
来自中国传媒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的一项调查显示,目前城乡居民文化消费结构和文化产品消费形态较为单一,主要集中在:看电视、报纸、影碟和光盘、上网、听广播、打牌等。这些活动的消费范围和环境局限性大,消费层次偏低。
另外,城乡居民文化消费差异较大,城市居民日常休闲娱乐活动较为丰富多彩,农村居民则基本限于看电视、报纸和休闲消遣类书刊。
刘玉珠坦言:“与相同发展程度的国家相比,我国居民的文化消费潜力远未得到开发。”
刘玉珠特别提到,农村居民文化消费力之所以低下,是因为“大多数农村地区的文化供给比较单一,文化经费不足、设施老化、机构运转困难、公共文化资源偏少等现象依然困扰着8亿农民”。看电视,基本成为广大农民的唯一消遣。
“影响居民文化消费热情的最大障碍之一,是文化产品的创新性严重不够,精品供给不足,种类单一。” 郑风田认为,现在社会群体的多元化,造成文化需求的多样化,人们的选择性、差异性、多变性、个性化都在不断增强,这就要求提供文化产品的时候,要“细分市场,满足不同群体、不同阶层、不同地域的消费者的需求”。而这些,都有一个前提:创新。
刘玉珠也把缺少“精品力作”看作是居民文化消费普遍偏低的主要障碍之一,“文化产品质量与消费者的精神期待之间存在一定的距离”。
供给能够创造市场需求,这是尹鸿教授的观点。“有需求的地方就一定有市场。如果没有市场,就说明需求还没有被创造出来,我们首先要解决供给是不是能够刺激需求的问题。中国电影就是最典型的例子,我们靠加大供给把中国人看电影的需求重新给刺激出来了。”
单纯从数字上看,我国已是全球的电视剧生产大国、图书出版大国、文艺演出大国。从这个意义上说,我国的文化产品供给不算少,但为什么居民们的文化需求还是得不到很好的满足呢?
“因为这些文化产品严重同质化,精品少。不创新就出不了好作品,下场就是没人看。”郑风田举好莱坞电影《功夫熊猫》为例,再三强调创新的重要性,“电影里用的完全都是中国最核心、最独一无二的元素:功夫和熊猫。而它能在全球获得巨大利润,这就是创新的力量。”他着重强调了创新性运用民族文化的重要性:“民族文化是世界上其他国家所没有的,这是一种文化的垄断。中国传统文化中有很多资源,值得好好挖掘。”
“中国已经是文化产品大国,各种产品数量都极其庞大,但是中国的单一文化产品创造的价值很低。”尹鸿认为,这就是创新性不够的表现。
文化产品供给大国如何成为文化产业强国?面对这一话题,官员和学者不约而同指出:体制,是我国文化产业发展的关键所在。
“老百姓文化消费低,跟文化体制改革滞后有很大关系。”郑风田进一步解释:体制不放开,社会参与度低,文化企业的创新能力就无法得到提高。
对于体制改革的前景,郑风田表示了谨慎乐观。“《文化产业振兴规划》中承诺要在未来对阻碍文化产业振兴的各种体制进行改革,这是一个很大的亮点。”郑风田说,我国的文化体制改革“迈开的步子比较小,与其他产业相比,改革起步的时间也落后不少。”
要搞好文化体制改革,经济体制改革中的成功经验值得借鉴与吸收。“提供良好的政策环境”、“鼓励社会资本进入”、“对国有企业、民营企业一视同仁,给予国民待遇”……刘玉珠介绍说,目前在文化部门主管的演出、娱乐、艺术品、网络文化、动漫游戏等领域,基本实现对国内非公有资金全方位、全过程开放,除少数领域外,对外资也基本开放。
刘玉珠还表示,推动文化体制改革,还要加大力度、加快进度。“今年8月,在南京召开的全国文化体制改革经验交流会对加快改革步伐作了部署。日前出台的《关于深化国有文艺演出院团体制改革的若干意见》,提出了明确的国有文艺演出院团体制改革的路线图和时间表。”国家将抓住转企改制、重塑市场主体这个中心环节,着力扶持转企改制的文化企业做大做强。
不过,对于文化企业如何做大做强,郑风田认为,关键是“要为文化产业‘松绑’”,要按产业的规律来发展,而不是过去的老思路来管理。他强调说,一定要逐渐减少显性或隐性的桎梏,让文化企业轻装上阵。“如果束缚无处不在的话,文化产业很难健康发展”。
三、作答要求
(一)请对资料1-4,归纳其中心思想,指出文化消费60年发生了哪些变化?(20分)
要求:紧扣材料,语言简练,字数不超过150字。
(二)请根据资料5,分析“中国居民文化消费倾向千人问卷调查”并揭示文化消费中出现的一些问题的本质。(20分)
要求:分析恰当,观点明确,字数不超过350字。
(三)请根据资料7,就如何“降低文化消费的门槛”提出自己的方案和措施(20分)
要求:对策切实、可行,具有针对性,不超过350字。
(四)请根据资料,针对文化公益事业与文化产业如何发展,自主命题,撰写申论一篇。(40分)
要求:(1)分析恰当,论证翔实,结构完整,语言生动流畅。
(2)1000-1200字。
模拟题三:2010年中央、国家机关公务员考试申论模拟试卷
一、注意事项
1.本试卷由给定资料与作答要求两部分构成。考试时限为150分钟。其中,阅读给定资料参考时限为40分钟,作答参考时限为110分钟。满分100分。
2.请在答题卡上指定的位置填写自己的姓名、报考部门、填涂准考证号。考生应在答题卡指定的位置作答,未在指定位置作答的,不得分。
3.监考人员宣布考试结束时,考生应该立即停止作答,将试卷、答题卡和草稿纸都留在桌上,待监考人员允许离开后,方可离开。
二、给定资料
1. 2007年1月23日,中共中央政治局进行第三十八次集体学习,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主持。他强调,加强网络文化建设和管理,充分发挥互联网在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中的重要作用,有利于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有利于扩大宣传思想工作的阵地,有利于扩大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辐射力和感染力,有利于增强我国的软实力。我们必须以积极的态度、创新的精神,大力发展和传播健康向上的网络文化,切实把互联网建设好、利用好、管理好。
2007年,公安部会同有关部门组织开展的依法打击网络淫秽色情专项行动成效明显,广大人民群众非常支持和拥护。其间,各地共破获网络淫秽色情等刑事案件524起,刑事拘留868人,查处网上治安案件1609起,治安处罚1911 人;关闭、清理境内淫秽色情网站、网页4.4万个,删除网上淫秽色情信息44万余条;依法查处违规经营的互联网服务单位8788家,备案网站19.9万个,对1.4万个未经备案、审批许可的网站停止了接入服务。
2008年1月22日, 公安部、中央宣传部、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教育部、信息产业部、文化部、国家工商总局、国家广电总局、新闻出版总署、国务院新闻办、银监会、全国“扫黄打非”工作小组办公室等13个部门联合召开电视电话会议,部署2008年1月至9月在全国范围内继续开展依法打击整治网络淫秽色情等有害信息专项行动。
2009年1月5日,中央宣传部、公安部、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教育部、信息产业部、文化部、国家工商总局、国家广电总局、新闻出版总署、银监会、全国“扫黄打非”工作小组办公室等13个部委联合在全国展开整治互联网低俗之风专项行动。
2009年2月6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书记处书记、中宣部部长刘云山在整治互联网低俗之风专项行动工作会议上强调,要以更坚定的信心、更有力的措施,坚定不懈地把整治互联网低俗之风专项行动引向深入,巩固和扩大已有成果,努力把互联网建设成为传播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沿阵地、提供公共文化服务的有效平台、促进人们精神文化生活健康发展的广阔空间。
2. 1987年9月20日,中国向世界发出了第一封电子邮件,标志着我们进入互联网时代。从1997年至今,我国网民人数从62万上升到3.38亿,增加了500多倍,居世界第一。网络,于无声处,深入到社会的各个角落,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学习方式、工作方式乃至思维方式。
现在,一些人了解信息已经很少读报、看电视,他们直接去新闻网站、娱乐网站;学习查资料也不一定非要去图书馆了,“百度”一下收获就很大;工作中的培训、会议可以通过网络来完成,省时省力省钱;觉得逛商场人多,可以去网上商城,价廉物美还送货上门;以前缴纳水电费、电话费、煤气费要排队,现在鼠标一点就轻松搞定;亲朋好友就算远在大洋彼岸,QQ随时聊天,还可以视频;写写博客、上传自己录制的音频视频……互联网让我们的生活更快捷方便,让我们的一些梦想更容易实现。
2008年10月8日某报发表文章指出,网络对人类最大的贡献之一,便是每个社会成员自动获得了网络身份的认可。网络的标志之一,便是自由发言,自由却往往在无意识间夹带出个人千奇百怪的无知与蒙昧,表现为网上的污言秽语,甚至表现为对他人的亵渎。人类显然不能奢望每个在网上发言的人都是理智健全的人,都是圣徒、哲人,那么有没有一种办法能尽量保护这种多元环境?这是今天每个上网发言的人都需要思考和注意的。多元是伟大的,但这一伟大的核心,可能不在性情的肆虐,而在于人民获得自由后的自我克制、自我质疑。人如何向同类显示出自己阳光、明朗的一面,这既是一个心灵话题、文化话题,有时也可能是一个国家与民族的案例话题,甚至还会影响到后世对一个时代、一种文明内部人群精神质地的品评。
3. 究竟何为互联网上的“网络低俗内容”,国务院新闻办副主任蔡名照向公众介绍,网上低俗内容主要包括:不符合法律法规的内容,包括宣扬血腥暴力、凶杀、恶意谩骂、侮辱诽谤他人的信息;容易诱发青少年不良思想行为和干扰青少年正常学习生活的内容,包括直接或隐晦表现人体性部位、性行为,具有挑逗性或污辱性的图片、音视频、动漫、文章等,非法的性用品广告和性病治疗广告,以及散布色情交易、不正当交友等信息;侵犯他人隐私的内容,包括走光、偷拍、露点,以及利用网络恶意传播他人隐私的信息等;违背正确婚恋观和家庭伦理道德的内容,包括宣扬婚外情、一夜情、换妻等的信息。
记者在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公布的“黑名单”中注意到,19家网站中有12家“接到举报中心的通知后,未采取有效措施。”那么,在明知已被行业组织通报批评的情况下,这12家网站为何仍置若罔闻?是监管有难度力不从心,莫须有还是利欲熏心而消极对抗?“其实,过滤艳照、侵权等不良网络信息,技术上并无难度。”一位业内人士告诉记者,比如对于一些涉黄信息的页面,百度、谷歌等搜索引擎方完全可以通过提高网页内容质量的识别技术提前识别。这样,搜索结果就不会出现在供用户检索的数据库中,绝大部分涉黄网页会在这一层面被过滤掉。“在排除技术难度的可能后,网站对低俗信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更多地还是因为利益驱动。涉黄内容能为某些网站的贴吧、相册带来巨大的流量,而且这些流量能为投放广告的客户带去访问用户,还能利用这些内容为客户做社区营销聚集人气。”一位业内人士向记者透露,很多内容低俗的网站,只要交了钱,就能被搜索引擎收录。
“一旦发现博客或论坛里出现了侵犯个人隐私权或名誉权的帖子,受害者举报给网站,得到的答复多是要求当事人提供身份证或者单位证明信等材料,传真给网站后才进行核实处理,但大多处理不及时,给当事人带来很大的伤害。”中国消费者协会专家顾问、北京市汇佳律师事务所主任邱宝昌经常接到类似投诉。他认为,网络具有隐蔽性和及时性的特点,一旦造成侵权,影响会非常快。而网民不辨真伪,以讹传讹后,会对当事人造成更大的伤害。“那些明显带有谩骂、侮辱、色情等性质的帖子或图片充斥网络,但有的网站却以海量信息来不及处理为借口不加整治,这是不负责任的表现,更是对法律的蔑视。互联网从业人员素质亟待提高!”
“有人建议实行网络信息分级制,对不同性质和程度的网络信息分级管理,允许不同的对象接触不同的内容。这在当前电影分级制尚难实施的情况下,是不现实的。”闵大洪认为,目前最重要的,还是要加大打击力度,促使网站提高社会责任感,重视传播内容的规范性,维护良好的网络环境。
4. 据调查,网络的参与者80%以上都是青少年,由于生理和心理都处于发展阶段,控制能力较差,一些青少年由于接触不良信息而走上歧途。为此,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一些高中学生日前举办了“抵制网上低俗”主题班会活动,并向全国中学生发出倡议,提出抵制网络不良之风,上文明网,文明上网,做网络的主人,不做网络的奴隶。
“迷信网站没头脑,网上暴力像魔爪,互联赌博是强盗,不良网站不得了,上来就停不了,生活工作被打扰,工作效率直线往下掉……”3月2日,北师大附中高二(1)班同学通过快板表演和自编自演的情景剧,引导大家对网络上的不文明现象进行讨论和思考。
许多专家也参加了这次班会活动。北京军区总医院成瘾医科主任陶然从医学的角度解释了长期上网对人的影响。他说:“预防网络过度成瘾,最主要的就是人格完善。像高中生这个年龄,实现人格完善最好的办法就是同学间建立伙伴关系。”团中央网络影视中心副主任郝向宏说,希望北师大附中的同学在网络上能够掀起营造绿色网络新风的高潮,为百年名校缔造千年网络的品牌。许多参加主题班会的教师和家长均表示,在互联网已成为现代人生活学习不可或缺的工具的今天,要引导青少年健康上网、合理上网、上绿色网站。
据了解,近一段时间以来,全国一些省市的同学们面对互联网中种种低俗现象,通过小品、快板表演,通过小组讨论,共同研讨,各抒己见,相互交流,层层深入地揭露低俗之风的恶劣影响,提出了不少整治和抵制网络低俗之风的措施。
5. “为贯彻落实全国、全省整治网络低俗之风专项行动电视电话会议精神,坚决打击不法分子,保护网民合法权益,营造绿色、文明、和谐的网络环境,我们呼吁各基础电信运营企业、互联网接入服务提供商、互联网信息服务企业、移动信息服务企业积极响应,共同遵循、弘扬伟大的抗震救灾精神,共同构建健康文明的网络文化环境……”2009年3月18日上午,由四川省互联网协会发起互联网行业抵制互联网低俗之风誓约行动在成都举行。省内基础电信运营企业、主要网站、接入服务商、移动信息服务商等40余家互联网业界代表齐聚一堂,共同签订《恪守职业道德,共建网络文明誓约书》,主动抵制互联网低俗之风。
此次誓约行动以“恪守职业道德,共建网络文明”为主题,各参与单位向社会郑重承诺:自觉接受政府和社会各界的监督,自我管理,自我约束,不制作、传播违法、庸俗、格调低下的言论、图片、音视频信息,不链接不健康网站或网页,不提供不健康内容搜索,不发送不健康短(彩)信,不开设不健康声讯服务,不运行带有凶杀、色情内容的游戏,不登载不健康广告,共同构建健康、文明的网络文化环境,推动我省互联网事业健康发展。
据了解,四川网民目前已经达到1103万人,10-19岁青少年网民占39.9%,已成为最大的网民群体。互联网在为青少年提供广阔空间和便利渠道的同时,网上低俗信息的传播也严重影响未成年人的身心健康,社会和人民群众反映强烈。四川省1月以来开展的整治网络低俗之风专项行动目前已经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效。截至3月9日,全省共关闭传播淫秽色情和低俗不良信息的网站216个,关闭频道、栏目411个;责令126家网站进行整改,删除不良贴文和低俗图片24360条(幅),删除网上低俗视频400余个。
省通信管理局副局长林建祥在会上强调,共建文明网络是全行业的共同责任,他要求各基础电信运营企业、接入服务商和网站的从业人员要牢固树立社会责任意识,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忠实践诺,切实做到不传播低俗不良信息、不为低俗不良信息提供传播空间,通过业界的努力,共同促进网络文化环境建设,为推进我省两个加快发展营造良好的文化环境和舆论氛围。
省政府新闻办副主任赵英表示,在全省整治互联网低俗之风专项行动深入开展之际,四川省互联网协会组织基础电信运营企业、接入服务商和网站共同签署誓约,自觉抵制各类低俗信息,非常及时,意义深远。他要求进一步把专项行动引向深入,最大限度地挤压淫秽色情和低俗内容的网上传播空间网站,努力把互联网真正建设成为传播先进文化的重要阵地,为青少年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的网络环境。
6. 国务院2002年公布的《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管理条例》明确规定,“禁止未成年人进入网吧”、“网吧不准宣传淫秽、赌博等活动”。 2009年7月29日起,山东冠县17家网吧被县公安局“停业整顿”,截至10月14日,冠县几乎所有网吧全部关闭。“我们做的真是一件人人拍手称快的大好事。”冠县县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王振乾这样认为。“冠县此次集中整治网吧是为民办事。老百姓最关心自己的孩子,网吧关了,孩子好了,这是切切实实地解决民生问题。”他对记者强调,未成年人迷恋网吧的现象,在冠县乃至全国都是一个严重问题。其他地方也想治理,“就是力度没敢像我们这么大”。此事经媒体报道后,引起巨大反响,网民也纷纷上网留言发表个人看法。
网友A:作为一名家长,关闭网吧对保护青少年,防止青少年误入歧途具有一定的积极作用。而且,就凭网吧关闭后当地学校“逃学现象几乎绝迹”这一点,我支持关闭网吧。许许多多的孩子就是在网吧里把学业耽搁了,学坏了。这些网吧经营者为了利润,小学生、甚至学龄前的孩子都让进,还给赊账或者用物品抵押。这关系到中国下一代的心理健康,政府早就应该加大打击力度了。
网友B:我是职教中心一名负责就业指导的老师,我认为我们校的学生大多学习比较差与网吧有着某种联系。去年开学之后的两个月里,学生逃课上网的事情我已经抓了不下10次,以至于凡有学生没到校,家长又告知孩子出门上学了,第一个怀疑的就是网吧。职教中心的学生年龄大多为17-19岁,高年级的学生都是成年人了,网吧收留他们并不违法。但网吧的停业对学校来说是“帮了大忙”,至少,“最大的诱惑”被去除了。今年开学以后,逃学现象几乎未曾发生,学校班主任老师的工作轻松了不少。
网友C:对网吧加强管理,实行实名登记规范未成年人上网是必要的,但不能一刀切,也不能依靠罚款来进行管理,网吧毕竟还是有有利的一面,不能因噎废食。地方政府在管理上不能不作为,更不能乱作为,政府行为要全面考量其社会效果,切不可以偏概全。
网友D:某些网吧仍然存在着诸如网民浏览不健康信息,过度沉迷上网聊天、游戏,甚至利用网吧进行违法犯罪活动等问题,这给网民,特别是年轻人带来了一定的负面影响。所以,继续加强对网吧的管理是必要的,也确实是行业内亟待解决的问题,但不问青红皂白一律停业,不近情理,这不是“一人有病全体吃药”吗?还有网民说,如果仅仅为堵住孩子上网玩游戏就取缔网吧,未免有些因噎废食。这种一刀切的做法,跟我们现在所提倡的企业诚信经营的导向是错位的。诚信经营的网吧并未得到应有的收益,甚至还要为非法经营者背黑锅。那么,诚信的价值又体现在哪里呢?
网友E:关闭所有网吧的做法,不仅在情理上站不住脚,动辄关闭所有网吧的做法还会起到适得其反的作用。一方面,文化市场实行许可经营制度,除了黑网吧外,更多网吧都是通过审批取得合法营业资格的。如今,不加解释就要求无限期停业整顿,经营者的经济损失谁来补偿?同时,“一刀切”式的关闭网吧,看似保护未成年人,却也将所有人拒在互联网的大门外。对于公众来说,获取网络信息的需求又将如何得到满足呢?与没有任何技术含量的“一关了之”相比,我们更应该考虑的是如何提高管理智慧,把网吧真正变成普及科学知识、体验现代娱乐的场所,在青少年享受网络便利和避免不良影响中寻求平衡点,实现共赢。
7. 近年来网络环境整治行动几乎年年都在进行,但基本上都是采取在一段时间内集中力量打击的方式。正是这种“一股风”式的治理方式,让一些网站有了“心理预期”,能熬就熬、能撑就撑。有的干脆暂避“墙角”,和管理部门打起了“游击战”,等到“风头”一过,这些网站便通过改头换面、巧立名目,把形形色色的不良信息又重新抬了出来。于是网络低俗之风屡治不绝,非法现象屡打不尽。因此,治理网络低俗之风,必须打“持久战”,建立长效的监督、治理机制,在每一个环节筑牢堤防,这样才能彻底清除这类网站的“幸存”空间。
有关专家建议,要真正解决互联网低俗之风泛滥,建立网络文化监管的长效机制,一要制定一整套行之有效的网络文明规范和长效机制,减少模糊地带,明确什么不能发、什么不能传,让他们没有擦边球可打。二要严格处罚标准,树立惩罚权威。现在很多是以罚为主,再重点儿就是暂时关闭栏目,但很多网站对此并不在乎,罚完再犯的情况屡有发生。这就需要探讨新的处罚手段,让违反规定的网站知道“疼”,感到“怕”。三要建立和完善网民举报制度。比如设立有奖举报,给提供信息者一定的物质奖励,让广大网民参与到打击网络色情的行动中来,使违规、违法网站及时被发现、整改,减少影响和毒害。
8. 1998年6月,法国对《未成年人保护法》中有关制作、销售、传播淫秽物品的定罪量刑作了部分修改,从严从重处罚利用网络手段腐蚀青少年的犯罪行为。根据修订后的法律,向未成年人展示淫秽物品者可判5年监禁和7.5万欧元罚款。如果上述行为发生在网上、面对的是身份不确定的未成年受众,量刑加重至7年监禁和10万欧元罚款。而以上述两种方式录制、传播未成年人色情图像者,分别可判3年监禁和4.5万欧元罚款、5年监禁和7.5万欧元罚款。另外,法国非营利组织“电子——儿童”协会负责向学校和家长免费提供家庭网络管理软件,指导学校和家长对儿童进行防毒保护。 法国近年来更与周围几国联手,多次破获国际犯罪集团设立的黄色网站和亵渎儿童网站。2007年,该国警方发现一个设在意大利境内非法销售儿童色情商品的网站,经过近9个月深挖,法国警察与军事部门联手,发动了名为“彩虹行动”的突袭,一举在法国各地查获了140万张色情图片和两万份性录像带,并抓获了310个嫌犯。
为了遏制网络色情暴力,美国政府1996年曾经颁布《通信严肃法》,规定通过网络发布猥亵资料或不良信息给未成年人的将可能被处2.5万美元罚款和两年监禁。此法虽然因为“主要条款侵犯公民言论自由”受到起诉并被最高法院判定违宪,但美国政府并没有放弃通过立法方式来治理网络色情暴力,又相继制定了《未成年人在线保护法》、《未成年人互联网保护法》等法律,规定商业性的色情网站不得向未成年人提供“缺乏严肃文学、艺术、政治、科学价值的裸体与性行为影像及文字”的浏览内容。同时,美国早期制定的《隐私权法》(1974)、《联邦电子通信隐私法》(1986)以及联邦和诸多州相继制定的《电脑犯罪法》等法律也为治理网络不良信息提供了法律依据。
1996年9月,英国成立了半官方的互联网行业自律组织“网络观察基金会”,致力于解决网络上日益增多的违法犯罪问题,尤其是儿童色情问题。2001年英国内政部又设立了儿童网络保护特别工作组,专门负责在网上保护儿童安全。另外,政府还公布了每天24小时开通的儿童热线,家长和孩子可以随时就网络问题寻求帮助。
2008年年初,韩国几家门户网站发生色情信息暴露事件后,韩国政府发起了为期一年的“扫黄行动”。有关部门迅速切断门户网站同国内外色情网站的链接,政府下属的信息通信伦理委员会则与门户网站、网络恐怖调查机关开辟热线,从实时监控到举报、处理,对网络色情传播进行打击。2008年7月,信息通信伦理委员会还用了一个月时间集中调查成人网站,将8家散布淫秽信息的网站举报给警察厅。目前,韩国政府已经建立起了完善的网络监管机制,网络色情得到了有效控制。而且韩国是最早推行网络实名制的国家,用户申请网站邮箱和聊天账号等都必须填报真实姓名、地址、身份证号等详细信息,以防止不法之徒利用虚假信息从事网络犯罪活动。对于17岁以下没有身份证的青少年,网站会通过向其手机发送密码的方式确认使用者的身份,实现对未成年人的监督管理和保护。从目前来看,网络实名制这项措施十分有效。
三、作答要求
(一)结合给定材料,概括网络低俗之风不易禁止的原因。(20分)
要求:紧扣给定材料、内容全面、语言简练、条理清楚、不超过300字。
(二)针对国家目整治互联网低俗之风的专项行动,有网友提出“整治互联网低俗之风会影响到网民在网上的自由表达”。请谈谈你对这个观点的看法。(10分)
要求:观点明确、分析恰当、条理清楚、不超过200字。
(三)结合给定材料6,并联系实际,指出“山东冠县关闭所有网吧”的做法是否合理,为什么?并站在省政府相关负责人的角度,提出妥善解决网吧问题的方案与措施。(30分)
要求:观点清晰、分析恰当、对策合理可行、不超过400字。
(四)认真学习领会胡锦涛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三十八次集体学习的重要讲话精神,就你认为“有效扫除网络低俗之风的最重要因素”为话题,联系实际,撰写一篇议论文。(40分)
要求:(1)自拟题目、自选角度。
(2)观点明确、联系实际、论证有理有据、条理清楚、语言流畅。
(3)全文不少于1000字。
模拟题四:2010年中央、国家机关公务员录用考试模拟试卷
一、注意事项
1.本试卷由给定资料与作答要求两部分构成。考试时限为150分钟。其中,阅读给定资料参考时限为40分钟,作答参考时限为110分钟。满分100分。
2.请在答题卡上指定的位置填写自己的姓名、报考部门、填涂准考证号。考生应在答题卡指定的位置作答,未在指定位置作答的,不得分。
3.监考人员宣布考试结束时,考生应该立即停止作答,将试卷、答题卡和草稿纸都留在桌上,待监考人员允许离开后,方可离开。
二、给定材料
1.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和中华民族生存发展。必须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放在工业化、现代化发展战略的突出位置,落实到每个单位、每个家庭。要完善有利于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法律和政策,加快形成可持续发展体制机制。落实节能减排工作责任制。开发和推广节约、替代、循环利用的先进适用技术,发展清洁能源和可再生能源,保护土地和水资源,建设科学合理的能源资源利用体系,提高能源资源利用效率。发展环保产业。加大节能环保投入,重点加强水、大气、土壤等污染防治,改善城乡人居环境。加强水利、林业、草原建设,促进生态修复。加强应对气候变化能力建设,为保护全球气候作出新贡献。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以下简称《规划》)提出,“十一五”时期要实现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取得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阶段性进展。主要目标是:在优化结构、提高效益和降低消耗的基础上,实现二0一0年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比二000年翻一番;资源利用效率显著提高,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源消耗比“十五”期末降低20%左右,生态环境恶化趋势基本遏制,耕地减少过多状况得到有效控制。《规划》要求要落实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基本国策,建设低投入、高产出,低消耗、少排放,能循环、可持续的国民经济体系和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在资源开采、生产消耗、废物产生、消费等环节,逐步建立全社会的资源循环利用体系。
2. “十一五”只剩下最后一年,在这个关键时点上,2009年10月13日,一场针对全国各地省长市长“大考”的节能减排考核“成绩单”挂在了国家发改委网站醒目的位置。由于节能指标已纳入地方官员的政绩考核,因此这份“成绩单”决定着不少地方官员的“乌纱帽”,被众多地方官员和社会各界高度关注。
在国家发改委公布的“2008年各地区节能目标责任评价考核结果”中,北京、辽宁等7个省市考核结果为“超额完成”等级。黑龙江、吉林、上海、浙江等19省考核结果为“完成”等级;海南、西藏、青海3省(区)考核结果为“基本完成”等级;而四川、新疆2个省(区)因地震灾害影响等原因没有完成当年节能任务,考核结果为“未完成”等级。
在这份成绩单中,在万元GDP能耗累计降低率和“十一五”节能目标完成进度两项指标北京都名列第一。截至2008年,北京已经连续3年超额完成“十一五”年度节能减排目标。北京的这份节能减排成绩单,超出了人们的意料。“北京作为超额完成等级,有一定特殊性。尤其是首钢搬迁之后,北京产业结构的调整变化非常剧烈,可以说把高耗能的产业基本上都调整过来了。此外,北京对节能工作也非常重视,在建筑节能、能源结构调整等方面做了很多节能工作。这个结果也说明,北京还是比较有战略性眼光的。”周大地接受《中国经济周刊》采访时表示。
记者注意到,作为老工业基地的东北三省,在这次节能减排的等级排序中,都占有不错的席位。辽宁进入了超额完成等级的阵营,而黑龙江和吉林两省都是完成等级。“黑、吉、辽三省节能减排做得很好,从管理的角度看,是领导重视;从结构调整的角度看,是兼并重组、结构调整调得比较好;从技术创新的角度看,是能够贯彻国家的一些政策。”中国节能协会常务副秘书长宋忠奎向《中国经济周刊》评述。记者从哈尔滨市发改委节能减排办公室田儒处长处了解到,就黑龙江省而言,省会城市哈尔滨和省内几个地级市的节能减排工作做得非常出色。“这次考核90分以上的就是超额完成,哈尔滨是95分。哈尔滨市在黑龙江省是超额完成,如果按照副省级城市排名,哈尔滨也是超额完成的。” 田儒自豪地表示。
而让不少人意外的是,四川跟新疆一起出现在未完成等级的阵营。而之前的几年,四川都在完成之列。报告同时指出,四川未完成是因为受地震灾害影响。“四川没完成,地震当然是重要原因,但是如果因为地震,其他方面都不管,也不行。地震不应该成为不能搞产业结构调整、不能搞技术进步的原因。因为地震,全国都来帮助四川,四川更应该在新的基础上搞得更好,新建的基础设施更应该是高效的和绿色的,而不能以奢华为主。”一位不愿具名的业内人士接受《中国经济周刊》采访时认为,借着上这些基础设施,保留了大量比较落后的高耗能产业,“所以四川那些小水泥、小钢铁淘汰比较慢,反而产能短时间内还有所扩张,这对四川评级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记者注意到,除了四川、新疆2个省(区)未完成,海南、西藏、青海3省(区)考核结果为基本完成等级,而且这几个地方的完成进度普遍低于50%。“这几个地方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青海和西藏这两个地方比较特殊,过去都没有工业。我们现在的GDP能耗在某种程度上是和经济指标挂钩的,建议这些地方不要单纯追求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以GDP为主的经济发展模式,要走绿色发展道路。”周大地分析说。
“毫无疑问,节能减排将与各级地方官员的乌纱帽进行‘硬挂钩’,是用省级官员的‘乌纱帽’来堵住节能减排的口子!”一业内人士向《中国经济周刊》分析。由于有这么一个“问责制”,此次“大考”对省长市长们来说,无疑是一次关乎自己脸面和“前途命运”的大考验。“国家出台实行问责制的文件,当然要问询没有完成任务的责任人,但是还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不要一刀切。”宋忠奎通过《中国经济周刊》谏言。
3. 一方面是我国经济发展面临的资源约束日益严峻,另一方面却是数量庞大的可再生资源仍被肆意浪费。据中国再生资源利用协会统计,我国每年可以回收利用但没有回收利用的再生资源价值高达350亿至400亿美元,相当于一个中等规模的世界500强一年的销售收入。
我国是世界第一的橡胶消耗大国,同时也是世界上废旧橡胶发生量最大的国家之一。记者从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了解到,我国橡胶资源仅占世界橡胶总资源不足10%,每年缺口在50%以上,橡胶资源供需矛盾日益尖锐。但是我国废旧橡胶利用率却仅为65%左右,与美、日等发达国家相比差距较大。中国橡胶工业协会秘书长范仁德说,到2020年我国废旧橡胶发生量将达600多万吨,如不改变目前的利用结构,橡胶供需形势将更加严峻。
我国家电业已是一个超过6000亿元市场规模的成熟产业,相应的电子废弃物以每年8%至10%的速度攀升。专业人士介绍说,电子废弃物中有大量贵重金属,如金、银、铬、镍等,但我国现在一方面大量开采这些贵金属,另一方面又在加剧浪费和污染。以打印机为例,2004年我国消耗打印机喷墨墨盒6230万个,硒鼓1780万个,然而墨盒的回收率却仅有1%;而目前,墨盒的消费量仍在以每年约30%的速度增长。
4. 低碳经济,是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的经济模式,其实质是能源高效利用、清洁能源开发、追求绿色GDP的问题,核心是能源技术和减排技术创新、产业结构和制度创新以及人类生存发展观念的根本性转变。近日,中央领导人来皖视察时对安徽发展低碳经济寄予厚望:“发展低碳经济,促进节能减排,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是应对气候变化、参与国际竞争的客观需要,也是结构调整、产业升级的主攻方向。 ”“发展低碳经济,希望安徽走在全国前列。 ”
安徽资源丰富,素有华东“工业粮仓”之美誉。正因此,长期以来,在安徽省终端能源消费中,工业企业从来是耗能大户,其中电力、冶金、水泥、化工、煤炭、石油加工等重化工业更是高能耗、高污染的代名词。目前,安徽省正处于由工业化初期阶段向中期阶段加速推进时期,经济增长主要依靠工业拉动,服务业比重偏低,而在工业中,高耗能的重化工业比重偏大。由此,经济增长过于依赖能源和资源消耗。同时,工业生产技术水平落后,又加重了经济“发展排放”的高碳特征。
然而,按照“十一五”规划的要求,到2010年,安徽省万元GDP能耗由1.21吨标准煤下降到0.97吨标准煤,下降20%。而来自省经信委的数据显示,2008年,安徽省万元GDP能耗为1.075吨标准煤,比上年下降4.52%,至此安徽省累计才完成“十一五”规划节能考核目标的55.2%。“从落实‘十一五’节能减排总体目标的进度来看,安徽省节能形势依然严峻。”省经信委相关部门负责人指出。
压力不仅来自于节能减排,也来自尚未远去的金融危机。上半年,在中央和省里扩内需保增长一揽子政策措施作用下,安徽省有效遏制了经济下滑的势头,整体经济触底回稳,特别是工业经济企稳回暖趋势明显。在“调结构”的主旋律下,安徽省投资在保持较快增长的同时,结构也在不断优化。然而,在这些“暖色调”的背后,有一点不容忽视:工业内部结构仍然偏“重”,高技术产业增加值比重仍然较低,经济结构重型化的格局仍没有得到根本性转变。
有鉴于此,安徽省主动响应国家产业政策,充分集成各方面资源,积极发展低碳能源。在核能方面,芜湖、池州、安庆三个核电项目已经开展前期工作;在风能方面,有关部门组织实施了风能资源详查和评价项目专项实施方案;在太阳能方面,蚌埠、黄山、池州、合肥、安庆等多个太阳能光伏发电项目已着手前期工作;在生物质能方面,安庆、五河、桐城等一批生物质能发电项目已获核准;在新能源汽车方面,奇瑞混合动力轿车、江汽混合动力和纯电动客车已实现小批量试生产。
5.财政部财科所课题组日前发布《中国开征碳税问题研究》报告称,可以考虑在未来五年内开征碳税,并具体提出我国碳税制度的实施框架。在一些发达国家讨论实施碳税以减少二氧化碳排放之际,我国是否到了征收“碳税”时机也引发了专家的讨论。
社科院财政与税收研究室研究员A先生认为,征收碳税,既可以增加财政收入,又可以纠正企业和居民使用资源的行为,因此是十分有必要的,而且从现有税制来看,这一类税种还比较欠缺,现行税收制度,更突出的是增加财政收入的职能,而没有充分发挥改善资源配置的作用。
“中国是能源储备不算很充裕的国家,节能减排是一个既定国策,也是一个长远目标。”中央财经大学税务学院B院长说,“通过开征碳税来提高基础能源价格,可以使能源结构更加合理,让全民形成节能意识,另外对垄断行业进行征税,用这部分收入所得来治理环境也是顺理成章的。”
中国知名经济学家C先生指出:“通过开征碳税来控制企业的温室气体排放,实现低碳发展是可行的道路。但征收碳税不要增加企业总的税负,企业负担的其他税赋应予以一定的减免,具体方案需要进一步研究。开征碳税,有助于中国实现经济结构的变化,如第三产业将迎来又一波发展热潮,企业也将越来越热衷于采用高效节能的新技术,这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方向。”
社科院工业经济研究所能源经济研究室C主任认为,由于征收碳税涉及方方面面,因此短期内应该不会开征。“不是想征就可以征的。现阶段如果开征碳税,还有一些问题有待解决,比如碳税应该征多少,其他国家是否认同我国的征收标准等。我们与发达国家处于不同的发展阶段,发达国家之所以呼吁征收碳税和碳关税,实际上也是在逼发展中国家承诺减排。而我国目前还没有能力做出这样的承诺。”
在当前经济形势下,贸易保护主义抬头已经成为共识,除了显性的贸易保护措施外,不少专家担心西方国家在气候变化问题上对中国施加压力,而征收碳关税实际上就是一种隐性的贸易保护措施。
商务部研究院美洲与大洋洲研究部D主任对记者表示,自金融危机以来,贸易摩擦不断增多,更值得注意的是,现在有很多隐性的贸易保护主义日渐抬头,比如美国、欧洲等国拿环保、气候之名实行贸易保护,“碳关税”就是典型的以环保为名行贸易保护之实。征收“碳关税”不仅违背了WTO的自由贸易原则和“最惠国待遇”原则,还违背了《京都议定书》确立的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在气候变化领域“共同而有区别的责任”原则。碳关税的提出和实施,是打着绿色旗号的贸易保护主义,将对发展中国家经济造成极大的打击。
6. 德国是欧洲国家中节能减排法律框架最完善的国家之一。2008年德国政府出台了《国家可持续发展战略报告》,其中专门制定了“燃料战略——替代燃料和创新驱动方式”。德国“燃料战略”的目的是减少化石能源消耗,达到温室气体减排。“燃料战略”共提出四项措施:优化传统发动机、合成生物燃料、开发混合动力技术和发展燃料电池。德国的《废弃物处理法》最早制定于1972年。1986年修改为《废弃物限制及废弃物处理法》。在主要领域的一系列实践后,1996年德国提出了新的《循环经济与废弃物管理法》,2002年出台了《节省能源法案》,把减少化石能源和废弃物处理提高到发展循环经济的思想高度并建立了系统配套的法律体系。
2008年,日本经济产业省编制了《新国家能源战略》。该《战略》中所阐述的8大战略及措施,条条都与节能减排、开发利用新能源有关。其中第一条战略就是“节能减排先进基准计划”,该计划目标是“制定支撑未来能源中长期节能减排的技术发展战略,优先设定节能减排技术领先基准,加大节能减排推广政策支持力度,建立鼓励节能减排技术的创新体制”。而实际上,日本早在1979年就颁布实施了《节约能源法》,后来又对其进行了多次修订,最近一次是在2008年。该法对能源消耗标准作了严格的规定,并奖惩分明。从1991年至2001年,日本还先后制定了《关于促进利用再生资源的法律》、《合理用能及再生资源利用法》、《废弃物处理法》、《化学物质排出管理促进法》、《2010年能源供应和需求的长期展望》,通过强有力的法律手段,进一步全面推动各项节能减排措施的实施。
美国现行节能法规主要体现在2008年8月布什总统签署的《2008年国家能源政策法》中。另外,美国早在1976年就制定了《固体废弃物处置法》,后又经过多次修改。美国是世界上最大的能源消耗和污染物排放大国,美国的法律法规就能源消耗和污染标准进行严格、详细的限制,任何企业如有违规行为,该企业和政府执法部门都将面临非常大的社会压力,如果一家企业被判处违反节能、洁能法规,处罚将非常严历,要么倒闭垮台,要么常年承担清理污染责任而负担沉重。而值得一提的是,尽管美国联邦政府对管制二氧化碳排放一直持消极态度,但一些态度积极的州则签订了具有约束力的州际二氧化碳排放份额交易协定,以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2008年4月,美国联邦最高法院作出判决,认为二氧化碳属于污染物质,应当受《清洁空气法》的调整,联邦环保局应当对汽车尾气的排放予以管制。
7.“站在全球面临能源资源挑战的背景下,开发新能源非常有必要,且前景看好。”作为生命科学方面的专家,全国政协委员陈放在全国两会期间提交了《关于“加强国际合作,推进我国可再生能源产业发展的建议”》的提案。
新能源的研发与利用,是一个全新的领域。担任四川大学生命科学院院长的陈放在接受采访时侃侃而谈:“生命科学与我们日常生活、社会发展、人类进步的关系特别紧密,其涵盖范围很广,生物资源的保护和利用是它的一个分支。最近几年,我们致力于将新能源的科学研究、技术开发、产业发展相结合,打造出一个完整的产业链。”
当今世界,能源竞争日趋激烈,正在和已经对我们每个人的生产生活产生重要影响。陈放说,“怎么办?是继续开发化石能源吗?石油、天然气都是不可再生的能源,用一点就少一点。”“唯有发展可再生能源,研发新型能源,研究能源植物。”陈放说,现在全球很多国家都在潜心研究这一课题,我们当然要抢占先机。小桐籽(俗称麻疯树)在普通人的眼中,只是再普通不过的植物,但在陈放的眼中,那可是宝贝。他介绍说,小桐籽是一种特殊的能源植物,能通过高新技术的作用,提炼出生物柴油。
据了解,这颗小小的种子,不仅能提供新的能源,还为当地的生态环境保护、农民增收和农村经济发展发挥巨大的作用。在凉山彝族自治州,当地农民都非常愿意种植小桐籽树,许多以前的荒坡现在郁郁葱葱。国家为研发可再生新能源,制定了专门的政策鼓励农民种植。农民不仅可以选择在公司管理下种植、销售小桐籽树种和种子,还可以投工、投劳获取工钱。陈放说,目前,四川、贵州、海南等省都已开始规模种植,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三大能源巨头公司也已介入生物原料行业。
对于可再生新能源的研发,陈放坚持“四不原则”,即不争粮、不争地、不争油、不破坏环境。要求专门在荒山荒坡上种植能源植物,这样既不影响群众生产生活对土地和粮食的需要,又有利于水土保持、荒山绿化、改良环境,对减少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改善全球温室效应都有很好的作用。陈放介绍,目前,全球40多个国家有新能源的需求,他们需要我国的先进技术和能源植物良种。因此,建议国家抓住机遇,加大资金和技术投入,加强国际合作,推进可再生新能源产业发展。
8. 总部设在巴黎的国际能源机构在题为《能源技术前景:从现在至2050年方案和战略》的报告中,对未来全球能源格局描绘出两种截然不同的图景。
报告认为,按照目前的发展趋势,2003年至2030年,全球能源消费和二氧化碳排放量将分别增长71%和75%。至2050年,二氧化碳气体的排放量将比现在增长2.5倍。这不但将对世界能源供应构成巨大挑战,更会严重影响人类生存环境。不过,报告同时指出,如果全面推广、开发和应用各种能源新技术,提高能源的利用率,2050年全球对能源的需求量可能只是目前的一半。两种后果孰优孰劣,人们一目了然。
当前世界各国对节能工作日益重视,并研发出许多节能新产品、新技术、新工艺。在建筑业,节能设计、节能材料、节能施工和供热采暖节能新成果不断涌现,一些国家的新型样板建筑已能将能源效率提高70%,窗户的密封效果比以前高出3倍,防暑防寒能力大大提高。目前迫切需要的,是将这些成果尽快推向市场。在家电领域,与10年前相比,冰箱、热水器、洗衣机、洗碗机等产品都出现了重要技术改进,降低了能耗,其中空调机已比传统产品节能30%至40%。此外,照明技术的发展也可节能30%至60%,太阳能和光能利用技术正在走向成熟,展现出广阔的前景。
在开发新能源的同时,各国对减轻能源消耗带来的环境污染问题也日益重视。目前,回收储存二氧化碳已被证明是可行的,只是由于成本过高,还没有进入应用阶段。专家预计,至2030年,每吨二氧化碳的回收成本大体可以降至25美元。如果回收后能够加以利用,成本还可以大大降低,甚至能出现盈利。
三、作答要求
(一)在经济持续高速增长,环境压力不断增大的背景下,中共明确提出了“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中,也将“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作为基本国策,提到前所未有的高度。请结合给定材料,概述我国为建设“两型社会”采取了哪些积极的措施。
要求:紧扣给定材料,全面,有条理,不必写成文章,不超过200字。
(二)材料4围绕“开征碳税问题”给出了多个专家的观点和讨论,请联系个人实际经验,就该问题谈谈你自己的见解。(20分)
要求:观点明确,分析恰当,条理清楚,不超过300字。
(三)仔细阅读给定材料,分析在资源节约、环境保护方面,“节能减排”、“循环经济”、“低碳经济”三个措施的区别和联系是什么。
要求:分析恰当、内容全面、条理清楚,不超过300字。
(四)请深入思考,紧密结合“给定材料”所反映的问题,写一篇视野开阔,见解深刻的文章。
要求:(1)题目自拟;
(2)观点明确、内容充实,结构完整,语言生动流畅;
(3)1000~12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