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9-17 13:42:38 重庆华图 https://cq.huatu.com/ 文章来源:未知
1、A
文段最后一句提到“缺乏货币政策的保驾护航……人民币将面临较大贬值”,也就是货币政策独立性和汇率的稳定是一致的,文段首句提到“根据不可能三角理论,至多只有两个目标可以同时实现”,所以想要实现汇率的稳定,只能牺牲“货本自由流动”,A项的“谨慎推进”符合题意。
B项,货币政策的独立性和汇率的稳定是一致的,不能牺牲,应排除。
C项,人民币国际化和汇率正相关,应排除。
D项,是缺乏货币政策的后果,应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A。
【出处】经济观察报《中国不存在汇率加速贬值机制》
2、C
文段在转折关联词“但”之后引出作者的观点“在其他方面我们知道得更少了,数字生活的墙壁使得我们更难获得真正客观的知识”,最后语句进一步描述这种观点“过于依赖某种认识世界的方式而导致我们其他的感知变得迟钝”。可以判断文中的观点主要是指被局限在一种方式看不到其他的可能。
A项,“尽信书不如无书”,泛指读书不要拘泥于书上或迷信书本。原文并没有提到迷信书,应排除。
B项,“书山有路勤为径”,意思是在读书、学习的道路上,没有捷径可走,必须勤奋。原文没有提到勤奋,应排除。
C项,“一叶障目,不见泰山”:一片树叶挡住了眼睛,连面前高大的泰山都看不见;比喻为局部现象所迷惑,看不到全局的整体。刚好对应文段中表达的主旨,故应选C项。
D项,“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意思是问我这里的渠水为什么这么清澈,是因为源头之水是流动的水。告诉我们应该不断汲取新知。与原文无关,应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C。
【出处】三联生活周刊《大数据时代的知识论》
3、D
这是一道细节判断题,将各个选项和原文相应内容进行比对即可。
A项,与原文“美国的政治人物喜欢搞善恶二分法,喜欢自居为善,不同的则是邪恶”一致,应排除。
B项,与原文“美国的政治人物喜欢搞善恶二分法,喜欢自居为善,不同的则是邪恶”一致,应排除。
C项,与原文“美国的‘帝国神学’乃是个支配了极大的信仰系统”一致,应排除。
D项,原文“美国的“帝国神学”乃是个支配了极大的信仰系统”,只有40%的人是这么认为,D偷换了数量,变成了“大多数”。
故正确答案为D。
【出处】南风窗《上帝已被美国滥用》
4、D
这是一道中心理解题,文段一开始提出一个观点——“新闻不再是国家社会大事,碎嘴新闻或绯闻也成为了重要新闻。”接着开始举例论证,文段中间部分提出了这种现象所反映的问题“久而久之,真正重要的大事已受不到人们的关切”。最后一句话明确这种现象的带来的危害——“强化社会追求名利,对自由平等愈来愈冷漠”。所以文段整体上在强调重要的事情不受关切,这种行为强化了名利的价值观。D项为文段主旨的同义替换,答案选择D项。
A、B、C都只是文段其中的一部分,表述片面,应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D。
【出处】南风窗《知识分子消亡论》
5、C
这是一道中心理解题,文段一开始引入一话题“中国人很讲礼节,道德水准提升了”,还强调这是一种“错觉”,接着举例论证,提到两车追尾不再大打出手是因为有“交通强制险”,从而人性里“善”的一面流露出来。也就是中国人近20年的变化不是道德水准提高,而是由于“交通强制险”,即制度的保障。因此,文段重点强调的就是制度保障的重要性,C项符合。
A项,道德是否提高仅用来引入话题,非文段重点。应排除。
B项,文段没有对比制度和道德谁更好,无中生有,应排除。
D项,文段没有提到这个话题有没有意义,无中生有,应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C。
【出处】白岩松《白说》
(编辑:bailin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