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图教育-第一公务员考试网

023-67518087 重庆分校

  1.一般情况下,给定材料中会涉及到一些对策措施,有时涉及的对策措施比较多,就应该注意材料中已经涉及的各项对策提示是否已经应收、尽收。

  2.给定材料会涉及各种各样的问题,或者说会涉及各个方面的问题。我们提出的对策是否在相当程度上将这些问题进行了解决。这是判断我们对策是否完备的一个重要角度。

  3.对策的提出是否充分发挥了对策实施主体的能动性。如果是政府职能部门,是否充分发挥了其职能作用。举个例子,缩小贫富差距问题。对策中是否包含了民政部门、税收部门、执法部门的相关职能。或者说是否提到了对弱势群体的救助,特别是对赤贫群体的救助;是否提到了通过二次分配进行调节;是否提到了通过个人所得税的方式调节贫富差距;是否提到了打击各种非法暴富的行为等等。

  4.判断对策是否完备,还应该考虑我们在备考过程中积累的相关知识是否已经充分地运用到了对策之中。也就是说,我们所知道的现实工作中有关解决这一问题的经验、方法是否收录到我们所提出的对策中。

  如果从以上四个角度考虑都没有较大遗漏,那么我们所提出的对策就比较完备了。若不完备,还需要我们重新提出和补充。

  第三,提出和补充完备对策。

  下面为大家总结了提出和补充完备对策的8种常见思考方法。

  8种补充完备对策的常用思考方法:

  1、从应知、应会的基本政策中寻找对应的内容。

  2、根据需解决的问题,从相关部门的职能中思考对应的对策。

  3、抓住问题的主要环节,利用其因果关系思考相应对策。

  4、思考宣传、教育方面可能采取的对策措施。

  5、从机制、体系的建立健全角度思考。

  6、从进一步提高服务水平、队伍素质的角度思考对策。

  7、思考监督、举报等方面可能采取的措施对策。

  8、从政策、法规的制定和完善的角度去思考对策。

  ‍

  更多内容请继续关注 重庆公务员考试网 公务员考试 公务员考试网 公务员考试培训课程

  • 申论
  • 行测
  • 面试
  • 历年真题
  • 模拟试题
  • 时事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