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4-04 13:54:38 重庆华图 https://cq.huatu.com/ 文章来源:未知
【导读】重庆华图为您提供:2022年重庆公务员考试申论范文:别让体罚埋下报复祸根,详细信息请阅读下文!如有疑问请加【2021重庆公务员考试交流群】 ,更多重庆公务员备考指导/技巧/试题请关注重庆华图微信公众号CQhuatu,重庆华图咨询电话:023-67518090。
跳出个案看,那些喝彩声音,与其说是为本次风波中的“复仇”情结而喝彩,倒不如说是带入了个人经历的情感好恶。
近日,一段“毕业后,他用耳光报答当年的老师”的视频在网络上热传,引发网友关注。视频显示,洛阳市栾川县男子常某,将骑车的老师张某某拦在路边抽耳光,称因20年前上学时被该老师殴打,致心灵受伤。
在流传的视频中,年轻男子常某向老师张某某的头部、脸部连续扇耳光,并破口大骂,羞辱意味相当明确。不过疑似打人男子16日晚在网上“解释”称,“家里没钱没权,被该老师欺负,多次把他踩在脚底下连踹十几脚并踹头”,舆论随之反转,不少人为打人者喝彩。
校方表示,未接到过该老师殴打学生投诉,这一说法不能为当年的过度体罚证伪。当然换个角度来看,网上打人男子的“解释”,同样是单方面说辞,且信源不够权威。所谓“向所有老师道歉,但不包括他”,只能作为评判的间接依据。
打人泄愤不对,这是最基本的常识。但如果只是就常识说常识,抽离当年的语境,对曾经可能被过度体罚的学生来说未必公平。只是二十年过去了,要厘清个中的细节是非,可能已难于登天。
时隔二十年后“反削”,本质上还是师生关系扭曲的结果。跳出个案看,那些喝彩声音,与其说是为本次风波中的“复仇”情结而喝彩,倒不如说是带入了个人经历的情感好恶。比如很多网友都提到小时候遭遇老师粗暴对待,甚至变态体罚,现在被压抑的情绪找到了出口。
老实说,我能够部分理解这种情绪。在小学作为优等生的我,和控诉的网友一样,同样遭遇过脸上被涂鸦之类有羞辱色彩的体罚,因为表现不佳,还曾被满身酒气的老师要求和同学互扇耳光,最终引来家长大闹学校。
在广大的中国农村,我不确定类似的遭遇有多么普遍,但那些喝彩的声音,可以提供一个观察窗口。事实上,如果将时间设定在二十年前,在教育水平和教学手段低下的年代,去问一个农村孩子,他大概率也被体罚过,而体罚手段在今天看来可能相当粗鄙不堪。
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中国流行的教育手段,可以用“不打不成器”来概括。家长将孩子送到老师手上时,往往会特意奉上此句叮嘱,那些不体罚孩子的老师,甚至还会被家长认定是对孩子不重视。至于尺度,全靠老师拿捏,在庞大的人口基数前提下,不乏体罚致死的极端个例。
尽管在今天而言,老师该不该打学生,依旧存在争议,但教学手段告别野蛮,以更加文明且温情脉脉的方式进行,逐渐成为社会共识。教学理念的升级,正是基于体罚尤其是带有羞辱色彩的体罚,对学生的身心可能造成不可逆的后果,甚至烙下终身阴影。
由于成长环境不同,“00后”、“10后”要更加叛逆;另一方面,今天的中国家长们,往往将孩子看得很金贵,老师得时刻提心吊胆,避免教学手段不当刺激学生。其实这未必是什么坏事,随着教育环境改善,过去那种管束手段单一、动不动就拳打脚踢的教学模式,早该抛弃了。而事实上,《未成年人保护法》、《教师法》等相关法律对于教师体罚、侮辱学生的行为早已明令禁止。
回到个案来看,既要重申学生殴打报复老师的不当,也得看到,为打人者喝彩的声音背后,是体罚曾被奉为教学圭臬的粗鄙现实,以及由此带来的极具普遍性的师生矛盾。而曾经被打留有心理阴影的学生到底该如何化解内心的屈辱感,也是一个值得讨论和思考的话题。
2021年重庆公务员招录面试信息汇总 | |||
试题解析 | 行测估分入口 | 成绩查询入口 | 面试辅导课程 |
合格分数线 | 资格审核 | 面试名单 | 历年试题 |
体能测试 | 录用公示 | 课程咨询 | 面试礼包 |
华图教育葱妹
重庆华图微信公众号
上一篇:2022年重庆公务员申论热点:“候鸟式”养老能否“过冬”
下一篇:没有了